油價不斷攀高、CPI發佈前後、利空政策出臺、大小非解禁和超級IPO、海外市場波動
理財週報記者 侯媚娜/文
“5-30”以來的每一次暴跌,事前總有各種徵兆,理財週報記者總結出暴跌前的5大徵兆。
風向標:油價不斷攀高
高油價對股市的傳導路徑為:油價上漲--通脹上升--加息--預期實體經濟回調─美國股市調整─全球市場波及─估值下移。
最近一年,每一次油價創歷史新高都使A股指數巨幅波動。6月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138.54美元,緊接著A股市場端午節後首個交易日6月10日,上證指數跌幅達7.73%;5月20日上證指數狂瀉161點,原因之一就是國際原油價格站穩127美元,逼近130美元關口。
根據摩根士丹利近日報告,按照當前的原油運輸模式,推測美國西德克薩斯州中質原油價格可能在7月4日前漲至150美元/桶。全球原油交易分亞洲、歐洲、紐約時段,其中紐約時段收盤價格在A股市場次日開盤前確定。
理財週報建議投資者,每日積極關注國際原油價格,特別是紐約交易所商品期貨價格走勢。
時間點:CPI、PPI發佈前後
“5?30”至今,央行累計9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有5次選擇在CPI、PPI數據公佈前2-3天宣佈消息。
由CPI、PPI數據引發的準備金率提高效應十分明顯,A股市場通常會在一週內消化這些負面消息。
今年4月,國家統計局預定CPI及PPI數據公佈日為4月18日,央行在4月16日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A股自4月14日開始震蕩,上證指數當日跌幅3.97%,4月16日至4月18日連續三天累計跌幅超過7.75%。
如CPI及PPI數據在每月上旬結束前後發佈,需要留意每月20日前後的政策動向及資金面,同時謹慎操作。
“5?30”以來,2次上調準備金率和2次加息,均發生在CPI數據公佈後10天左右。例如2008年3月18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當月統計局發佈PPI、CPI數據時間是3月10日、11日。出於加息憂慮,上證指數在此區間內累計下挫539點,跌幅達13%。
理財週報建議在每月CPI數據公佈前後一個星期控制倉位、細心觀察主力資金動向,國家統計局網站對2008年每月CPI、PPI公佈時間有詳細説明。
政策壓力:印花稅調整威力最大
“5 30”以來,中央累計調整印花稅2次,加息4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9次。從實際效果看,殺傷力依次排列為印花稅提高、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資本利得稅政策將開徵的傳聞,在2007年中甚囂塵上,加上對“5?30”提高印花稅的恐懼,2007年6月4日上證指數狂瀉8.26%。2008年6月10日超過7%的暴跌,背景之一就是6月7日央行宣佈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由於過往調整均是50個基點的調整方式,該政策嚴重挫傷市場樂觀情緒。
理財週報建議密切關注發改委、央行等機構高層在各類會議中發言及報告。另基於過往經驗,國際投行如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均成功預測了國內重大政策發佈的時間,對中央政策的敏感度更高,旗下QFII更是成功進行了6000點減持、3000點抄底操作,建議投資者追蹤其宏觀經濟分析報告,國內投行中金公司的宏觀經濟週報也值得一看。
資金壓力:大小非解禁及超級IPO
A股市場上資金會在新股發行前一天抽出,導致暴跌;此後市場保持平淡,等打新資金解凍後,市場回暖。
以中國石油為例,該公司于2007年10月26日進行網上發行申購,累計網上、網下凍結資金總計約3.3萬億,創下中國股市IPO凍結資金新高。在發行前一天,A股上證指數10月25日加速下墜,跌幅達4.8%,扣除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因素,資金面的加速回抽顯然是一個重要因素。此外,中國鐵建、中國太保的網上申購均導致了發行前一交易日的資金回抽,造成上證指數超過百點大跌。
大小非在2007年開始大量解禁。今年市場低迷,眾多大小非宣佈減持。截至2008年5月底,過去一年半中市場公告的減持總量為1139.7億元。每一次超大規模的限售股解禁上市前後,就是投資者需要特別留意的時候,可能會造成A股潛在大跌。
理財週報提醒投資者,應當對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的大小非解禁時間心中有數,積極關注大宗交易平臺系統,對於即將解禁的大盤股敬而遠之。
1月21日市場暴跌因素中,中國平安累計1600億的融資大單貢獻至少三分之一。此外,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社保基金等基金大持有人的減持言論,也對A股暴跌有促成作用。2008年3月27日的A股暴跌就來自於中國人壽年報發佈會上的“減持論”。
理財週報建議,投資者應當對A股中市值權重最大的二十隻股票進行積極關注,對其業績和公告對大盤可能帶來的利空影響做出判斷,包括中國石油、工商銀行,以及國內基金大持有人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
傳導:受歐美、亞太股市影響
A股有色金屬板塊暴跌,起因是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價格動蕩以及倫敦LME金屬期貨價格走低。美國次貸危機中的金融資産縮水同樣波及中國金融機構。
2007年10月開始,A股與全球市場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以2008年1月21日A股暴跌為例,出於對美國經濟衰退擔憂,當天香港恒生指數遭遇自“9?11”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場重挫近5.5%;歐洲三大指數暴跌5%-7%,亞洲股市普遍大跌,日本股市跌至2005年10月以來最低。受此影響,A股上證指數連續2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12%。
此外,新興市場危機也對中國股市産生較大影響,可能導致對熱錢流動的憂慮。2008年6月10日A股大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越南爆發金融危機,使得對於國內高通脹的擔憂加劇。同為新興市場,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同樣經歷高通脹,A股市場因為越南而導致信心不足。
理財週報建議投資者,每日早盤前須留意前一日美股收盤情況,以及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價格變動,對於美國經濟形勢密切關注,特別對各大投行財報利潤情況保持關注。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