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評級服務昨日表示,目前中國各界正緊張忙於抗震救災,與受災地區的小型金融機構相比,此次地震對全國性銀行的影響可能較小。此外,企業貸款損失對銀行的衝擊可能要高於按揭貸款損失。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廖強認為,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産規模龐大,且貸款組合地域分散,因此其貸款質量應能夠經受此次地震災害的影響。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公佈的有關數據,截止2007年末,中國所有全國性銀行在四川省的信貸總額僅佔其貸款總額的3.21%。因此,標準普爾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的信用評級不受此次地震影響。廖強指出,與之相反,在受災地區風險集中度較高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或其他基層金融機構將遭受較為嚴重的衝擊。這些機構能否生存的決定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救助政策或外部支持。目前標準普爾並未對上述小型金融機構授予評級。
據悉到目前為止,四川省企業所遭受的直接財産損失已經高達670億元人民幣。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曾怡景表示,此次地震對貸款質量的影響程度將取決於每家銀行的地域集中度。對於那些貸款組合較為集中於受災地區的銀行,其貸款質量將出現惡化。這種情況也適用於居民按揭貸款。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黃如白在今日發表的題為《中國強烈地震不會對中資保險公司信用狀況造成太大影響》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大多數房屋可能沒有保險,或者保險條款並未覆蓋地震險,因此保險無法發揮較大的風險緩解作用。廖強説,儘管此次地震對很多業主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但由於受災嚴重地區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其在銀行住房按揭貸款總量中的佔比可能微不足道,因此標普預期此次地震對全國性銀行造成的信用損失極其有限。
曾怡景並不認為中資銀行會在全國範圍內放鬆信貸控制,“此外用於重建的貸款可能具有較高的信用風險,因為重建工作是一個艱巨的工程”。 曾怡景説,重建貸款通常具有信用風險較高、適用優惠利率以及管理成本高企的特點,其性質決定大部分重建貸款將無利可圖。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