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理財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跑贏CPI成新股民入市第一理由 炒股很受傷

 

CCTV.com  2008年04月21日 06:45  來源:溫州晚報  
[內容速覽]     老股民劉女士去年成了很多親朋好友的股市領路人,她説:“光我經手開戶的親戚朋友就有40多個。   炒股成癮也讓一些人從股民變成了“賭徒”,股市最忌諱借錢炒股,可新股民黃先生卻是拿了10萬元信用貸款當股本。

 

  

                                  (資料圖)

  圖表説明: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3%,如果在去年3月份辦理一筆10萬元的一年期存款,今年到期取出後,本息共達102476元,但是考慮到CPI,這筆錢和去年相比,就只剩下約93970萬元,6000多元的資金因為實際購買力的下降悄然縮水。 CFP  

  “我為股狂”回首一年    

  被節節走高的CPI   

  “拖”進股市   

  一年前,英文字母不識一個的張大媽根本不知道啥叫“CPI”,可如今説起自己為什麼會去炒股,張大媽卻擲地有聲地説:“存銀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就是被高漲的CPI拖進股市裏去的!”和張大媽一樣,“跑贏CPI”成為很多新股民入市的“第一理由”。   

  去年,和股市一樣炙手可熱的還有CPI。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説,2007年普及率最高的詞彙是“CPI”。CPI全稱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標。去年3月,CPI首度超過3%,此後CPI一路狂奔,今年一季度CPI上漲8%,再創歷史新高。伴隨著CPI的節節走高,飲食男女們從一片“漲”聲中感受到了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市民雷小姐在去年3月之前一直與股市保持距離,儘管媽媽和表姐已經炒了大半年的股票,但她卻一直反對,認為股市深淺莫測,風險很大。可3月中旬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好友的一席話卻讓她坐不住了,那位朋友説:“理財至少跑贏CPI,現在只存錢吃利息是坐等財富縮水,股市漲勢如虹,還不如拿到股市裏去搏一下!”雷小姐心動了,於是她拿出2萬元儲蓄,試探性地買了一隻雲南銅業,而後看著賬戶上的數目噌蹭往上躥,嘗到甜頭的她就剎不住車了,5萬、8萬……她把自己手頭的閒錢全投到了股市裏頭,並且還向媽媽和阿姨借了10多萬元當股本。1個月後,她發現自己竟然一下子賺了好幾萬元,與微薄的銀行利息比比,她很有跑贏CPI的那種成就感。   

  於是以前攥著一點工資滿打滿算過日子的雷小姐花起錢來也特別痛快,用她的話説:“從股市裏賺來的錢,就像天上掉下來的一樣,當一個月就賺了一年的工資時,我花起錢來那是‘相當地不心疼’。”股市行情好,雷小姐的胃口也超好,一有空閒她就呼朋喚友出去犒勞自己,價錢不是問題,只要好吃,多貴都行。以前雷小姐逛商場,看著名牌包包,只能過過眼癮,可自打在股市賺了錢,有一次她居然連眼皮也不眨一下就拎走了三個包包。一套兩三千元的高檔化粧品,在以前她咬碎了牙也下不了狠心買,總感覺把自己大半個月賺來的辛苦錢往臉上貼總覺得太奢侈,可自打在股市賺了錢,“對自己好一點”簡直已經成了她的生活座右銘。面對曾經股市的瘋狂和自己的瘋狂,如今的雷小姐終於冷靜下來,當初以為花的是股市的錢,到現在一清算,不包括套在裏面的錢,那些曾經花掉的錢全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雷小姐説自己是扎紮實實被“牛市”忽悠了一把。   

  蔡小姐也説自己炒股前後判若兩人了:“以前喜歡窩在家裏玩網遊,怡然自得做‘宅女’,迷上炒股後,就毅然放棄了那款修煉了一年多的遊戲,開始迷上談‘股’論‘基’,好久沒有聯絡的陳年舊友也因為股票又走到一起,週末經常是一大幫人扎堆在茶座、咖啡廳談論股經,分享內幕消息、小道股。一年下來,從股市裏沒撈到多少錢,倒是為溫州餐飲市場的火爆做出了巨大貢獻。”   

  溫州銀泰百貨的蔡經理説,去年溫州市民強勁的消費能力使得剛剛開業的銀泰以4.88億元的銷售額刷新了全國新店首年銷售額的最高紀錄。一位市區某西餐廳的大堂經理也告訴記者:“去年到他們店裏吃飯的客人,最經常説的兩句話是──‘你推薦的股票真厲害’和‘為牛市乾杯’。”   

  激動、興奮、焦慮、抑鬱   

  “炒股成癮”讓好多人很受傷   

  當滬指從不到1000點一路狂飆到去年3月的3000多點的時候,資本市場的魔力令很多人迷醉其間,難以自拔,其中“炒股成癮者”猶以新股民居多。   

  老股民劉女士去年成了很多親朋好友的股市領路人,她説:“光我經手開戶的親戚朋友就有40多個。”2001年她開戶成為股民,但沒想到買入第一隻股票就被套了,去年3月無意中打開塵封多年的賬戶時,她意外發現一度縮水到只有1萬多元的4萬元本金,不知什麼時候居然搖身一變成了8萬元。這翻番的誘惑讓她瞞著老公拿出了50萬元,委託一位炒股高手幫忙操作,並許諾以收益的20%相贈。一個月後,50萬元變成了62萬元,於是她帶著沉甸甸的12萬元收益回家向老公“邀功”。令劉女士沒想到的是,幸福的開始,也意味著噩夢的來臨。   

  劉女士的老公汪先生原來從事設計工作,對股市頗為不屑的他自從看到老婆的“收成”,他就不再接單做業務,而是一門心思研究起了股票。令劉女士震驚的是,老公把設計老本行中運用嫻熟的“靈感”也用到了股市裏,他完全憑感覺買股票,並且有一種可怕的執拗在他身上愈演愈烈:碰到股票跌了,他也不止損,吞了秤砣鐵了心要等這只股漲回來。那時網上流行一種寬屏的炒股手機,可以同時顯示好幾隻股票的行情,汪先生馬上訂購了一隻,他連上廁所都必須捧著手機,盯著屏幕看,才算吃下“定心丸”。   

  眼看著老公在股市裏的60萬元本金,每天以丟失一輛QQ車的速度在縮水,劉女士心裏那個著急,可讓她更著急的是老公從此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日閉門在家冥思補救之策。為了讓老公能從茫茫股海裏回頭,她曾經多次修改賬戶密碼,希望能幫老公關上這個潘多拉的魔盒,可是每次總是不忍看到丈夫的魂不守舍,於是又把新密碼告訴了他。她説以前那種簡單的日子現在成了一種奢望,每個星期她都像孩子盼望放假一樣盼著雙休日的到來,因為只有這兩天老公才能從股市裏擺脫出來,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股市太火爆,一度影響了很多人的正常工作,於是很多機關、事業單位嚴正聲明上班時間嚴禁炒股,可是股市這條船上去容易下來難,股指瞬間的漲跌就像心電圖的起伏一樣讓很多新股民揪著心。為此,很多新股民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應對“禁炒令”,有股民們把炒股軟體放在U盤、移動硬盤裏帶到單位去,或者一天打好幾通電話地向家人朋友了解大盤情況進行遠程遙控,那段時間,炒股手機更是熱賣。   

  炒股成癮也讓一些人從股民變成了“賭徒”,股市最忌諱借錢炒股,可新股民黃先生卻是拿了10萬元信用貸款當股本。黃先生於去年5月23日入市,離可怕的“5?30”只差了四個交易日。他第一次選擇了葛洲壩、TCL、銀星能源三隻股票,它們在他入市之前那段時間都是牛股,連續漲停了好幾天,可他買入的第二天,牛股就不牛了,三隻股票全都跳空低開。這時朋友拿“急跌之後必有急漲”鼓勵他,於是他心動了,在兩個跌停板後,他以與朋友合夥做生意為由,向父母“磨”來了10萬元進行補倉,沒想到緊接著就是“5?30”暴跌,到了去年6月5日,他的資産已經縮水了近40%,在周圍人的勸告之下,他匆忙割肉離場,將剩下的錢還清了銀行的貸款和利息,而父母每次問起做生意的那10萬元錢,他只能支吾其詞搪塞了事。   

  本來虧了這麼多錢,黃先生應該有所醒悟了,但他卻是執迷不悟,他背著父母賣掉了一套老房子,手握滾燙的40萬元錢,並且選擇了炒權證來瘋狂“賭”一把。從來沒做過權證的黃先生回憶起炒權證的經歷,至今仍心有餘悸:“投進5萬元買的權證一下漲了40%,可盯著屏幕猶豫了三秒要不要拋時,再一細看2萬元的盈利已經銳減為8000元,希望能再漲回來時,10分鐘後不但盈利已經蒸發,我的賬戶上還倒虧了8000元。資産漲跌那麼快,讓我覺得錢在我眼裏都只是一個數字符號而已了。”黃先生賣房子的40萬元錢很快在權證面前“灰飛煙滅”只剩下了零頭,把股市當作賭場的他,最終自吞苦果。   

  “炒股成癮”讓很多新股民的“心靈很受傷”。據附二醫心理諮詢科統計,從去年3月開始,因炒股來諮詢心理障礙的市民明顯增多,全年因股就診的人同比增加了60%,而今年前3個月也已經有將近30來人前來問醫。該院心理醫生戴王磊説,由於股市突然間大起大落,一些股民患上了炒股綜合徵,出現了激動、興奮、焦慮、抑鬱等情緒異常波動,嚴重者還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或引發驚恐障礙,危害身體健康。他向記者列舉了一個典型的炒股綜合徵病例:一位平時踏踏實實賺錢的本分小商人,突然在1個月內炒股賺了100多萬元。他感覺就像做夢一樣地虛幻,經常患得患失,一會兒覺得賺錢太快了,一會兒又害怕錢會突然蒸發掉,一聽到“股票”兩字就莫名地緊張不安,情緒失控,最後到了夜不能寐,不能聽到別人説股票的地步。   

  戴王磊還告訴記者:“我們也曾碰到一些誤入歧途的職業股民。比如有一位公務員,看見股市如此牛氣沖天,他竟然辭掉了工作,賣掉了房子,在家專職炒股,股市一跌,就面臨著事業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最後精神崩潰家人只得帶著他前來求醫了。其實每個職業都有其獨特的職業心理和個性。如果你經過專業心理測試之後,被判定有堅強的意志、準確的判斷、穩定的心理、冷靜的頭腦,才能從事像專業股民這樣特殊的職業。”

責編:李菁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