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農曆豬年,對中小投資者説來,也許是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這一年,中國A股市場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創下了一連串的世界紀錄;但三次大幅震蕩,又使中小投資者真切地品味到了風險的滋味。
當然,更值得我們品味的是,在豬年與我們告別的時候,隨著上證綜合指數在年線附近的得而復失與失而復得,圍繞著中國股市基本面的爭論隱隱約約地展開。悲觀論者認為,由於雪災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由於次貸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中國股市的基本面已經發生變化。年線的失守,意味著股市開始由“牛”轉“熊”,有的人甚至發出“飛流直下”的股市還將再跌2000點的預測。其間還不乏一些前期一直看好中國股市前景的股評人士。這就叫人非常納悶,怎麼基本面在剎那之間就來了個“天翻地覆”?
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悲觀言論很快遭到了有識之士的抨擊。宏觀經濟學家王小廣認為,此次雪災對經濟更多的是直接財富的損失,對GDP的減速沒有直接關聯。持續20多天的雪災對整個宏觀經濟走勢不會有“質”的打擊,只是短期內物價會承受更大的上行壓力。投資銀行匯豐也發佈報告預計,相較于2003年的SARS疫情,本次雪災對中國國民生産總值的影響短暫且要溫和得多。而高盛的研究報告更是明確稱,這樣嚴重的雪災自然會對實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暫時性的供給衝擊一般不會對經濟造成持續性的影響。
也就是説,雖然暫時性的外生打擊可能會使得經濟滑坡有所加劇,但很少會導致經濟週期發生根本性改變。而且,此次雪災暴露了基礎設施投資薄弱。中國經濟一直以近10%的速度增長,但中國在鐵路、公路、機場、發電廠以及輸電網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仍然是巨大的。中國在中長期內需要而且能夠加大投資,從而最終擴大消費。亦即是説,可能引發的災後重建投資,對中國股市的投資者説來,會提供新的投資機會。
至於次貸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不少專家認為,國內A股市場走勢對美國次貸的影響作出的反應是過度的。實際上,即使次貸發生地的美國,與其去年10月份創下的歷史最高點相比也才下跌不足13%。對次級債危機的過分恐懼,誤導了市場,這是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明確表示,我國金融系統在次貸領域介入有限,加之資本向下尚未完全開放,從目前來看,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短期影響有限。
當然,從長期看,次貸危機的蔓延,可能會增長我國企業信貸的需求,從而影響經濟增長,從而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産生衝擊,那麼也會間接地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應該承認,中國經濟連續20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而資本市場的走勢常常與之相背離,除了市場本身不夠成熟的原因之外,與投資者信心的漂浮不定存在一定關係。高估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作出過度反應是不正常的,投資者應該對中國經濟抱有足夠的信心,避免因錯誤的判斷導致投資決策失誤。
什麼是股市的基本面?按照權威的説法,是指各種影響股票市場走勢的基本因素。它主要包括宏觀經濟狀況、金融利率水平、社會消費水平、股市資金供給、社會物價水平、國內外政治因素等等方面。從這諸多方面分析,各種影響中國股市走勢的基本因素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世界銀行在2月4日發佈的最新“中國經濟季報”中樂觀地預測,中國經濟的腳步今年會稍微放緩,但仍將保持9.6%的穩健增長率,中國看來能夠抵禦全球經濟減速所帶來的重大影響。
基本面不是“面”,它是可以管一段時期的東西。面對有漲有跌的股市,隨意拿基本面“説事”,甚至把它變成一團麵糰,進行“選擇性拿捏”,這是“偽科學”,對中小投資者更是一種誤導。(諸葛立早)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