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西藏在七、八世紀松讚幹布時期興起的一種繪畫藝術,是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大多數唐卡表現的是藏傳佛教的主題,也有很小一部分表現其它題材。這種流傳在藏區高原的獨特藝術,全由民間藝人創作並流傳至今。這些藝術家們以其對佛的虔誠和對藝術的精益求精而受到人們的崇敬。他們手繪的唐卡作品,不僅是藏傳佛教信徒珍愛的信物,如今也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而越來越受到世人的喜愛。
早前,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人民政府和黃南藏族自治州文聯聯合組隊,把自治州博物館的精美古唐卡和堆繡藏品及民間畫工的頂級作品三十幅帶來上海美術館展出,讓城市的人們近距離領略到傳統藏族宗教文化的光輝成就。
始於元代 歷七百年唐卡是熱貢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熱貢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青海省黃南州,而黃南州的中心是同仁縣,古稱“榆谷”,藏語稱為“熱貢塞姆瓊”,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熱貢”是同仁的藏語説法,意為夢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一九九七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熱貢藝術,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藝術完美結合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也是藏傳佛教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大體始於元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在技法上,它既繼承了藏傳佛教傳統創作手法,又融合了漢族繪畫和其它地方民間藝術。
同仁縣副縣長更智才讓告訴記者,熱貢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堆繡、圖案、建築裝飾等。此次推出的唐卡,是最具代表性的熱貢藝術之一。唐卡對於同仁人民來説,是家喻戶曉、引以自豪的藝術。現在黃南自治州博物館擁有大量精美的傳統唐卡和堆繡收藏,而以繪製唐卡聞名的同仁縣亦有技藝卓絕的國家級民間畫工。
服務宗教 遵度量經更智才讓向記者介紹,唐卡最初純粹是為宗教服務的。藝術家們通常被寺院邀請作畫。繪畫的主題主要是藏傳佛教中的佛和神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唐卡的內容日益豐富。在這次的展品中,記者還看到了《文成公主進藏》、《格薩爾王》等歷史題材的作品。不過在熱貢人心中,已經有一本完整的佛像“度量經”,代代相傳,向我們完整勾勒出了藏傳佛教中佛和神的樣子。後世的畫家只能根據這本“度量經”來繪製佛像,唯一的創造可能就是大小和色彩可以變更。而和中原佛像講求素雅不同,唐卡的佛像往往色彩?麗,佈局繁細。佛的臉部都涂有鮮明的顏色,讓人眼前一亮,佛周圍的次要人物也個個形象生動,神態活靈活現。
每幅唐卡 具唯一性最為難得的是,和其它的手工藝品可以無限量複製不同,每一幅唐卡作品都是藝術家們手工繪製的,具有唯一性。繪製時間少則幾天,多則幾個月甚至經年。繪製唐卡的載體一般是絲綢,就如同國畫的裝裱一樣,唐卡的材料也相當考究,幾乎都由手工繡制和編織的花紋。而畫面上的顏料全為天然礦物,若是金色和銀色,則是純粹的金粉和銀粉,還有珊瑚粉。更智才讓説,最初的時候,唐卡藝術家們還有上山採集礦石和植物自己製作顏料的傳統。如今,隨著科技進步,內地已經有專門的唐卡顏料生産商,通過他們製作的顏料,色彩更為鮮?,保存也更長久。
更智才讓説,出於環保的考慮,熱貢地區沒有大型工業項目。經濟來源全靠旅遊和文化産業。這也是他們希望把自己的優秀傳統藝術推介到高原外去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外界對高原和藏區的嚮往日益提升,唐卡和其它的藏傳宗教文化也日益受到喜愛。唐卡如今已不再是寺院的專利,而走入了熱貢的尋常百姓家,更被前往當地旅遊的海內外遊客所喜愛。
專業藝人 三千多名專業的唐卡藝人現在當地有三千多名。也許是對佛教虔誠的緣故,這些藝術造詣很高的藝人,並不重視自己的宣傳,又很樂意為周圍的鄉親廉價繪製作品。但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他們的名聲還是廣為流傳。若是名氣響一點的,還常常受到外界信徒的登門求畫。以往唐卡的繪製手藝都是父傳子、師父傳徒弟,現今藝人的數目已經遠遠跟不上外界對唐卡作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熱貢地區正計劃更廣泛推廣唐卡藝術。包括在青海省民族學院和藝術職業學校專門設立唐卡班,從明年開始,當地的中小學美術課中也會加入唐卡繪製內容,教育孩子們從小喜愛自己家鄉的寶貴文化遺産。
責編:劉慧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