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藝術品真偽大問題 誰來"鑒定"鑒定師

 

CCTV.com  2007年12月25日 10:51  來源:解放日報  
[內容速覽]  眼下,藝術品拍賣風起雲涌,舉槌聲一片。業內人士指出,鑒定師的職責是為眾人“掌眼”,為投拍者把好最後的關卡,除了責任外,更需一份良知。家屬沒有專業知識,看“走眼”情有可原,一些藏家和專家的“失誤”就令人痛心了。

  眼下,藝術品拍賣風起雲涌,舉槌聲一片。隨著拍賣場次愈加頻繁、收藏隊伍不斷擴大,贗品和假貨也更多地出現在市場上,鑒定工作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然而,目前的鑒定師隊伍卻是魚龍混雜,不僅常有專家看“走眼”,濫竽充數的人也不少,更有甚者違著良心寫“鑒定證書”。業內人士指出,鑒定師的職責是為眾人“掌眼”,為投拍者把好最後的關卡,除了責任外,更需一份良知。

  “三種人”成鑒定師主體

  目前,社會上最常見的鑒定人有三種,首當其衝的是家屬。拍賣會上難以識別的繪畫作品,往往請教家屬:家屬説是真的,就成了真品;家屬説是假的,就是贗品。還有各種名家後人的組織、聯誼會,由他們出面鑒定先人的作品,往往也是“一言九鼎”。當然,也有例外。前不久,上海有家藝術品拍賣公司投拍的陳逸飛油畫《責任》,家屬站出來説非陳逸飛之作。該畫以220萬元起拍,最後以600萬元落槌,比預估價高出了一倍多。但這僅是個例。其二是收藏家,他們在各種場合,包括平面媒體上、電視鏡頭前,為公眾鑒定文物。而他們“上課”、開講座所使用的實物,通常是自己的藏品。其三是專家、學者,他們中有博物館界人士,也有持文化部門或文物機構頒發證書者。

  把關者往往把不了關

  按理説,有了這些鑒定人員把關,拍賣市場就該是純凈而有序的,事實卻不然。業內人士指出,文物鑒定是一項專業技術,家屬提供的資料可以借鑒,但單靠他們認定,顯得有些草率。如果家屬在現場看到藝術家創作,鑒定還有根有據;如果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創作,又如何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更何況是相隔了好幾代的後人,又不從事藝術創作,鑒定知識從何而來?

  家屬沒有專業知識,看“走眼”情有可原,一些藏家和專家的“失誤”就令人痛心了。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訴記者,前不久,北京拍賣市場出現了四件國寶級拍品,總估價達7210萬元。後來證實一件“戰國至西漢年間九鑲帶鉤”和兩件“東漢御用漆器”為贗品,另一件“春秋四羊青銅器方壺”還在鑒定,難以確定真偽。這四件文物事先經過北京和湖北專家的鑒定,其中一位專家事後承認自己對漆器“不很了解”。

  建立鑒定師考評制度

  而這些所謂的藏家、專家們之所以敢於四處講課、鑒定,他們的行為無人監督、無人“鑒定”是一大原因。有關人士指出,目前的監督和考評制度有兩大問題:一則存在於發證單位。現在,只要與文博、文化有關聯的機構都可以發證。鑒定師、文物專家、文博顧問的頭銜滿天飛,甚至還有某某媒體鑒寶欄目的嘉賓,都可以在社會各種鑒定場合邀名領賞,收費開具“鑒定證書”。其次,是對鑒定結果的對錯,沒有獎罰。錯了説聲看“走眼”,來句“這是難免的”就沒事了。其實,普通百姓對鑒定師的要求並不苛刻,只希望他們憑著自己的良知説真話,真品就是真品,贗品就是贗品,而不是拿了錢“忽悠”人。

  業內人士呼籲,有關文博部門應儘快建立鑒定師的獎勵、懲罰監督機制,每年年底對鑒定師進行考核,對於不負責任,或為了某種利益顛倒黑白的鑒定師,要給予處罰。對於一些在公眾場合不恰當地宣揚自己藏品的“鑒定師”,更要嚴加管理。(記者 顧咪咪)

責編:劉慧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