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宣家鑫來自民間的鑒定高手

 

CCTV.com  2007年12月14日 10:4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內容速覽]  本報攝影記者/任玉明看宣家鑫鑒定書畫,會讓人對鑒定師這一行更感神秘。十幾歲的時候,宣家鑫在一次城隍廟豫園小刀會書畫展上見到了一幅書法,愛不釋手,發誓要拜這位書法家為師。

  

  本報攝影記者/任玉明看宣家鑫鑒定書畫,會讓人對鑒定師這一行更感神秘。

  一日,一位老漢來到宣家鑫所開的典當行,指著手中一布袋字畫古董説要典當。攀談了幾句後,宣家鑫在一個長桌前坐下,接過一幅畫軸,不緊不慢地展開卷軸,頂部的山水、一側的題跋逐一顯現,正在所有人屏息靜待題跋末尾畫家的署名和印章出現時,宣家鑫已經迅速收起畫卷,説:“你的東西不對我們的路,我們不收。”業內人一聽就知道,這幅畫是贗品。

  宣家鑫的家鑫典當行成立才兩年,名聲卻已經傳遍全國。因為它是國內唯一一家經營書畫典當業務的典當行。這個生財之道其他典當行並不是沒有想到,也並不是沒有嘗試過,但由於書畫鑒定難有定論、而鑒定師和典當行之間的關係又難以把持,因此大家都知難而退。唯有家鑫典當行順利地經營到了現在,因為老闆宣家鑫本人就是一位國內頗具聲譽的書畫鑒定家。當日,這位老漢正是慕名而來的。

  線條是鑒定之本

  宣家鑫之所以能一眼就看出老漢的畫有假,秘訣就在於他對線條筆力的敏銳把握。“我鑒定的時候,習慣於把其他東西取捨掉,就看它的線條。書畫的根本是線條,形狀好模倣,顏色好模倣,線條的功力誰也沒辦法模倣。十年的功力,就是十年的線條,二十年的功力,就是二十年的線條。現在很多學生倣老師的東西,形倣得無可挑剔,問題就是線條功夫不到家。”因此,看老漢這幅畫時,宣家鑫根本不用看畫家的署名,單從那線條的力道和氣勢就知道不是真跡。

  這種獨特的鑒定方法是從書法裏悟出來的。今年48歲的宣家鑫從小體弱多病,因此普通孩子在弄堂裏玩耍的時候,他都在家“補課”。二胡、乒乓、繪畫、篆刻、裝裱……小小年紀的宣家鑫,已經學過很多手藝,但他真正感興趣的,唯有書法。

  十幾歲的時候,宣家鑫在一次城隍廟豫園小刀會書畫展上見到了一幅書法,愛不釋手,發誓要拜這位書法家為師。豈知這幅書法的作者正是張大千的高足、滬上著名的書法家厲國香先生。但當時厲先生已經關上山門多年,又怎會收這麼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做弟子呢。

  巧的是,宣家鑫的舅舅是位畫家,他與當時一同參展的畫家趙宏本又是故交。於是在宣家鑫百般央求下,舅舅通過趙宏本向厲國香引薦了這位小朋友。厲先生要求很嚴格,並沒有當場答應,而是要宣家鑫試交幾次作業後再作決定。結果宣家鑫只交了三次作業,就打動了厲國香,成為他的入室弟子。

  上世紀80年代初,20多歲的宣家鑫已經成為國內小有名氣的書法家,開始四處授課。

  從買賣書畫起步

  1991年,宣家鑫教書已經整整10年,積累下了7萬元存款。這時他開始考慮進行一些小投資。當時上海申港拍賣行正在拍賣一批古玩和紅木傢具,於是宣家鑫也前去觀察行情。那場拍賣會上,一幅鄭谷口的書法引起了宣家鑫的注意。宣家鑫曾經臨摹過鄭谷口的隸書,“當時我就覺得,這件東西是好的,但是覺得底價太高。”果然,這件拍品以1.5萬元登場後,因無人應標而流拍。

  幾天后,一位朋友來拜訪宣家鑫,説自己在搞書畫收藏,知道宣家鑫是圈內人,因此想請他介紹些好的作品。於是宣家鑫又想起了鄭谷口的那幅書法,第二天就帶著朋友來到拍賣行看作品。

  但當時朋友對這幅書法的真假還將信將疑,請來了專業鑒定師鑒定,發現這幅書法果然是鄭谷口的真跡。於是朋友當場就以1.5萬元買下了這件作品。第二天,他又專程送來1000元佣金答謝宣家鑫。當時宣家鑫還在心裏念叨為一幅書法花那麼多錢太貴了,但既然朋友是自己收藏,他也沒多説什麼。

  後來宣家鑫才從其他人口中得知,這位朋友原來並不是自己搞收藏,而是在做買賣書畫的生意。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國台灣地區已經形成了書畫拍賣和交易的市場,而大陸卻還停留在書畫不值錢的觀念當中。於是這一時期,許多台灣商人紛紛來到大陸低價收畫,再帶回台灣高價賣出。這股風氣也在大陸悄然帶動了一批藝術品中間商的誕生。宣家鑫的這位朋友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買回鄭谷口這幅字後,不到三天,就以7.8萬元的價格將其轉賣給了台灣商人。

  這個消息對宣家鑫觸動很大。“我辛辛苦苦教書十年才存下了7萬多元錢,他三天賣一幅畫就能賺到。”他當即就決定結束教書生涯,也開始搞藝術品買賣。“我懂鑒定,比他們有優勢。”

  不久後,宣家鑫就做成了第一筆生意。他花3000元人民幣從朋友處買來了一幅丁寶書的《四條屏》以及一幅清朝梁同書的《冊頁》,再轉手賣給台灣人,一下子就賺取了1000美元。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兩年後內地有了自己的藝術品拍賣,宣家鑫便成了各個拍賣場上的常客。幾年市場打磨下來,眼力也變得爐火純青。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