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上月成立了傷害控制研究中心,特地從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請來流行病學博士朱善寬教授。他在美國研究車禍流行病學,探究駕駛者、車輛、環境、時間等各種因素與車禍發生的相關性,用統計學方法分析車禍。
去年,朱教授發現,駕駛者的肥胖程度跟車禍有關,這在美國引起了很大轟動,美國主流媒體包括三大報紙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紛紛報道。
其中,紐約時報去年3月7日的健康版頭版以《肥胖的另一種危害:在車禍中死亡》為題作了報道。全文內容如下:
肥胖男人在車禍中存在很高的死亡率。目前該研究結果已被發現。
他們的發現之所以引起關注,不僅是因為車禍是肥胖的另一種危害,而且讓汽車的設計者們不得不考慮到這麼一種現狀:美國的肥胖人群正在不斷上升。
這項研究將出現在4月份出版的《美國公共衛生學雜誌》上。研究也發現,女性肥胖症患者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風險並不算高,這可能是與男女不同的體型有關。
因為體重,人在車輛碰撞中會産生一股衝力,與肥胖有關的其他健康問題也降低了他們承受衝擊的能力。對肥胖者車禍後治療也向醫療部門提出了挑戰。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朱善寬博士認為,簡單的物理學原理或許能作最好的解釋:很明顯,更重一點的人在車輛碰撞中會有更大的衝力。
這個研究結果是建立在聯邦交通事故運輸部提供的超過22000名事故司機的研究基礎上,時間從1997年到2001年。
這項研究同時也發現一些情況:因為堆積在腰部的脂肪能像墊子一樣在碰撞過程中提供一定的緩衝,那些稍微有點超重,但並不肥胖的人,在車禍中成活率最高。
“稍微有點胖在車禍時可能有好處,是指BMI在28左右的美國人,這時腹部的脂肪能起一層保護作用。”朱教授説, 太胖或太瘦的人,在車禍中的死亡率都很高,太胖是指BMI>35的人,太瘦是指BMI<22的人。(BMI,即體重指數=體重(kg) 身高(m)2)
“肥胖與車禍的研究,在國內來講,可能稍微超前了點,不過在美國,是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朱教授説,目前,每3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是胖子。
現行的美國機動車安全標準是為那些中等身材的人設計的,即BMI=24.3kg/m2,目前適用於這項標準的人越來越少,因為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變得肥胖或極度肥胖,200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30.4%的美國人BMI超過了30,4.9%的人BMI超過了40。
“這就需要汽車的設計者們更改汽車的設計,以此來增加碰撞事故中人的安全性。”朱教授甚至提到保險,因為在美國,保費的計算除了參考人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等因素外,以後可能還要考慮到司機是否肥胖。
目前,超重和肥胖也已成為浙江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去年8月初,浙江省預防醫學會公佈一項調查結果:25.6%的浙江成年人超重,6.2%肥胖,預計今後肥胖率將有較大幅度增長(中國的肥胖標準為,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
責編:金文建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