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能賺大錢?”三十年前,若有人這麼想,一定引來周圍人的嗤之以鼻。作為傳統修身養性的載體,藝術創作在改革開放初期,並沒有獲得額外的關照。不過,一切內在的演變卻在悄然進行著:藝術氛圍的改變,藝術家觀念的轉變,購藏者審美的延伸,國外轉移資本的青睞……這一切,構成了一個新興藝術市場逐漸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1979:藝術市場的“星星之火”
1979年,伴隨著改革開放,在南方出現了一個新職業:北京人管它叫“提樓”。這是一些廣州的商人,他們最先看到香港同胞收藏古董、書畫的繁榮景象,於是從廣州趕到北京、江浙一帶及湖南等地搜索古董,再轉賣給港臺商人。
雖然經過十年“文革”,藝術市場百廢待興。但有幸的是,農村的古董資源依然豐富得超出想象。祖傳的、出土的,甚至一些家庭裏日常使用的茶壺和椅子,都是有些歲月的。一些城裏古董店重新開張,腿腳麻利的小販,從農村孜孜不倦地運送著資源到城裏的古董店,古董店的老闆又把它賣給“提摟”,“提摟”又將這些東西賣給港澳臺的商人,商人又賣給藏家,或送往拍賣,如此週而复始。1980年,香港舉辦了一次書畫藝術拍賣會,大量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的作品出現,一幅差不多只值3萬港元左右。
而內地年輕的藝術家們,則開始集體進入整個理想而亢奮的“80年代”。“文革”後,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和浙江美術學院三大美院恢復招生,第一屆學生中,包括羅中立、張曉剛、何多苓、周春芽等人,如今他們已成為中國油畫藝術的中堅力量。而栗憲庭,當時剛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並進入《美術》雜誌任編輯。整個上世紀80年代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與栗憲庭、高名潞等人不遺餘力地推介息息相關。此時,也有越來越多境外藝術市場的消息傳到境內:紐約許多現代藝術家“一夜成名”,日本人把凡?高的畫炒到天價……這些都讓“吃不飽、穿不暖”的青年藝術家看到了未來的“星星之火”。
1985~1989:蘊藏的市場潛力
在上世紀80年代初轟轟烈烈的中國畫運動之後,由於水墨畫對介入現實出現了明顯的滯後與保守,原先佔據藝術市場主體地位的水墨畫,逐漸走向滑坡。與此同時,作為舶來品的油畫,逐漸成為新的藝術審美替代物。
但當時的繪畫仍然廉價,很多畫家為展覽所繪畫的作品,最後都丟棄在展覽方。羅中立80年代的名作《父親》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時,獲得了200元的稿費,都讓畫家喜出望外。
直到1989年,北京出現了一個叫宋偉的個體戶,他資助的現代藝術展開啟了中國現當代藝術品的好時光。那天下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參加“現代藝術展”的畫家王廣義,神秘兮兮地把栗憲庭拉到辦公室的角落,手哆嗦著,從一個破書包裏拿出幾疊油漬麻花的錢來,面額十元,一千塊錢一沓,共十沓。
王廣義用顫抖的聲音説:“今天我請吃飯,老栗你來點,什麼地方都行。”晚上,王廣義一行十多個人,去一個湖南館子,吃掉了兩百多塊錢。當天,一個叫宋偉的個體戶,展覽結束後買下王廣義、丁方、張培力等人的作品,王廣義把一張當代偉人的畫賣給了他,得到了一萬塊。對當時這些潦倒的“轉型藝術家”們來説,一萬元價值可想而知。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到了今天,那段時期的藝術品仍是外國藏家爭先購買的對象,但是大部分作品如今卻不知下落。
1993年:藝術拍賣時代來臨
1993年之前,要想買好的藝術品或文物,藏家除了攜帶犀利的目光去古玩市場淘寶外,也就只有廣交會和綜合性拍場偶爾能覓得良品。一個叫祝君波的上海人,改變了藝術商人和藏家長期混跡各類雜亂古玩市場的格局。1993年6月20日,在上海靜安區希爾頓飯店,國內舉行了藝術品市場的第一個專場拍賣會。這是老牌古玩商店朵雲軒和它的總經理祝君波推出的産物。一切顯得雜亂:著名的書畫大師謝稚柳上臺舉拍賣槌,看熱鬧的遠過於買東西的,拍賣圖冊錯漏百齣……
儘管混亂無度,但是效果出奇的好:第一幅拍品就是豐子愷的國畫《一輪紅日東方涌》,最終以人民幣12.5萬元為香港藏家張宗憲收藏,一個開門紅;拍賣現場高潮出現在張大千的《晚山看雲圖》,當時人民幣100萬元起標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競標攀升到了143萬元,最終這幅張大千的名作以當時的天價143萬元成交,也為港臺藏家收走。在那個年代,內地少有人把藝術品當作投資品。
“拍完後,朵雲軒所有人都傻了:拍賣成交總價為830萬元,成交率高達75.4%,要知道當年朵雲軒一年的利潤只有60萬元。”祝君波回憶説。後來,朵雲軒的這次拍賣被譽為“具有中國藝術史上里程碑的意義”。
意義不僅僅是成交上的數據。當時台下坐著的,還有後來任中國嘉德總經理的王雁南、北京翰海的總經理秦松。自從朵雲軒第一次春拍成功後,內地拍賣行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北京瀚海甚至就是在朵雲軒首拍成功的當晚決定成立拍賣行的。如今,全國最大的3家藝術拍賣行,中國嘉德、北京瀚海和保利拍賣行,每年舉辦的藝術拍賣場次超過100次,2006年成交總金額達到30億元人民幣,成為藝術市場買賣的重要橋梁和平臺。據統計,全國目前有800多家藝術品拍賣公司,一年要舉行千場拍賣會,拍賣總額達150億元。除了這些目標明確走高端市場的一些大公司外,數目眾多的小公司代替了畫廊的位置,操縱起了藝術品一級市場。
1995:畫廊的責任
藝術拍賣行的迅速崛起,使原本就不發達的中國畫廊業如同生存在巨人影子中的矮子。一些有先見的外國藝術商,開始顫巍巍地做起中國藝術市場“藝術品經紀人”的角色。1991年,澳大利亞人布朗?華萊士率先在北京的東便門角樓,成立國內當時第一個專業畫廊紅門畫廊,不過其目的是為了方便外國人買中國藝術品。
1995年,瑞士人何浦林來到上海,找了當時上海波特曼酒店的總經理,説服他免費借用了酒店一塊小走廊,賣起中國當代油畫。波特曼酒店二樓裏的一堵白墻成了何浦林佈置的展廳,酒店還提供一把椅子、一根電話線,這就是當時香格納畫廊的全部。何浦林看中的也是波特曼酒店極高的外賓人氣。“畫廊”這個新事物成立之初,甚至要以其他形式出現:紅門畫廊在北京成立之初以餐廳的名義登記,而上海的香格納則註冊為禮品店。
香格納成立幾個月後,何浦林在走廊裏賣出了第一幅畫,“那是丁乙的畫,只賣幾百美元。那時中國當代畫家們都很辛苦,一幅畫賣幾千美元就了不得了。”何浦林回憶説,他在那面墻上所做的展覽後來被人稱為“走廊畫展”。
從1995年開始,畫廊開始在全國各大城市遍地開花,但真正做到長期和專業性,仍然不多。成立超過十年以上的,除了紅門和香格納,更是寥寥可數。並且,現存的畫廊有近九成經營當代藝術為主,經營書畫的畫廊連生計都很難維持,更不用提畫廊應該同時具備的另外兩個基本功能──發掘新人、培養收藏群體,從嚴格意義上講,僅僅是工藝品商店而已。
2006:“97.92萬美元”一聲驚雷
2001年以後,中國初具了藝術品市場的概貌,但出現很大發展的地區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其他小城市仍舊以畫店為主。從2003年的“後非典時期”到2004年初,藝術市場熱初現端倪,但價格上升還較平緩。隨後幾年裏,大量資金瘋狂涌入,造成藝術品價格不斷攀升。量變引發質變,一切緩慢向上延伸的秩序卻在一聲驚雷中發生了變化:2006年3月31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中國畫家張曉剛的一幅油畫,拍出了97.92萬美元,這一下拉動了這個市場裏所有人的想象空間。
“我的畫賣100美元的時候,我心裏是實實在在的踏實,賣到100萬美元的時候,反而感覺很虛幻。感覺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或者變成了另外一種符號。”張曉剛後來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憶起初得消息那個感受時説道。從97.92萬美元開始,張曉剛率領中國藝術高歌猛進:倫敦、紐約、香港、北京等地,他的畫作不時地爆出一系列的天文數字,880萬港元、76.96萬英鎊……一直到《天安門》今年在香港拍得1800萬港元。張曉剛由此成為這個市場的符號。
畫廊、拍賣行和藝術博覽會的出現,使得藝術品的流通更加多元化,但在近兩年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後面也涌現出了很多弊端:首先是市場的價格承受能力有沒有虛高;其次是畫廊相對拍賣行的缺位,一、二級藝術市場倒挂的結構能持續多久;第三是後續力量的缺失,讓藝術市場爭奪于少數畫家的作品間。
突然到來的火爆,究竟能延續多久,這成為藝術市場中每個人心中一個巨大的問號。正如香格納畫廊老闆何浦林這麼多年間所看到的:“這個藝術市場沒什麼變化,只是人們遠遠看覺得很熱鬧。”(張曉剛)
責編:劉慧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