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綿竹訊 6月15日下午,廣東省慈善總會與本報共同招募的第二批廣東“志願媽媽”一行8人,帶著廣東人民的一片愛心,順利抵達地震重災區綿竹市,受到當地領導和群眾的夾道歡迎,並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一愛心活動中。為此本報和廣東省慈善總會再次向全社會招募“志願媽媽”前往災區,傳遞廣東人民的愛心。
綿竹市民政局副局長樊春梅對即將離開的“志願媽媽”説,現在災區進入了救災的第二階段,目前非常需要你們這樣的團隊參與撫慰災區群眾,希望你們回廣東後,呼籲社會各界繼續參與這一活動,綿竹人們歡迎你們。
下午5時,廣東第一批與第二批“志願媽媽”在災區安置點會合,並於當晚與多個安置點的群眾舉行了聯歡晚會。晚會上,綿竹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帶領當地群眾起立,一起喊:“感謝志願愛心媽媽,感謝廣東人民的深情厚誼。”場面十分感人。本報聯合廣東省慈善總會組織的首批12名“志願媽媽”在綿竹所到之處備受歡迎。“志願媽媽”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為孩子們建立了4個“愛心圖書室”,兩個兒童書畫廊,為醫院、衛生所、祠廟捐贈急需藥品、文具、奶粉等超過6萬元。“志願媽媽”還為青龍村安置點捐助水桶700個、不銹鋼碗2100個,解決了群眾的生活急需。
媽媽們在心理專家指導下走訪、安撫和幫助災區人民,開展了一系列災後心理干預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第二批“志願媽媽”昨天一下飛機,就趕赴災區綿竹,把廣東人民的愛心傳遞下去。
據悉,第二批“志願媽媽”團隊由8名媽媽和兩名心理專家組成。首批“志願媽媽”給災區的孩子和當地人民送去了關心和歡樂,現在地震災區各地爭相邀請“志願媽媽”去開展活動。為此本報和廣東省慈善總會再次向全社會招募“志願媽媽”前往災區,傳遞廣東人民的愛心。(陳文王傅蓉李麗娟)
“志願媽媽”在行動
“調皮王”深情誦詩
12歲的小男孩朱熹一直是家裏最調皮搗蛋的角色。地震發生後,朱熹一家搬進了地震災民安置點。“朱熹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變得懂事了。”朱熹的媽媽説。因為地震受到強烈刺激,朱熹的媽媽出現了頭疼、耳鳴的症狀,旁人説話都聽不到,要靠朱熹貼著她的耳朵“翻譯”。
一貫調皮的朱熹,這時對媽媽説,“媽媽不要害怕,我會照顧你的。”儘管這讓朱熹父母非常感動,但朱熹媽媽的症狀並沒有緩解,“這是一種典型的因心理刺激引發的神經性功能失調。”學醫的志願媽媽葉夢捷分析説。
經過隨隊心理諮詢師劉少庭的幾次輔導,朱熹媽媽的頭疼、耳鳴症狀大為緩解,和別人講話不再需要朱熹“翻譯”,他每天也可以安心到“愛心媽媽圖書室”看書下棋。
6月13日上午,朱熹來到地震災民安置點的“愛心媽媽屋”,對大家説,“我給志願媽媽們寫了一首詩。”接著,小朱熹飽含深情地朗誦了他在“愛心媽媽圖書室”的帳篷裏創作的詩——《獻給廣東愛心媽媽》。
樸實無華的詩句,稚嫩純凈的聲音,盪漾在每一個人的心田,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為之動容。伴隨著大家熱烈的掌聲,“志願媽媽”紛紛上前擁抱小朱熹,臉上挂滿了幸福的淚花。
孩子走出心理陰影
10歲的小男孩楊楊和爺爺住在地震災民安置點的帳篷裏。他父母離異後,楊楊被判給了長期在成都生活、對楊楊疏于照顧的爸爸撫養,倒是生活拮據的媽媽經常去看望楊楊。大地震那天,學校的房屋倒塌,颺颺被埋在了廢墟下。
在廢墟之下,他聽到很多父母到現場呼喚孩子的名字,但他始終沒有聽到爸爸的聲音。從廢墟被解救出來後,楊楊雖然外表開朗活潑,卻經常在“愛心媽媽圖書室”和小朋友發脾氣,希望大家都要聽他的,以他為中心。
“對於地震的恐懼,對於父親的抱怨,讓楊楊十分不開心。他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宣泄內心的不滿。”隨團心理專家劉玉和楊楊長談以後説。
為了幫助楊楊走出地震帶來心理陰影,“志願媽媽”讓楊楊幫助管理“愛心媽媽圖書室”,邀請他一起主持聯歡晚會,和他商量如何組織小朋友進行活動。劉少廷還和楊楊的爸爸進行了溝通,並進行了心理輔導。
楊楊有事情,經常主動來找“志願媽媽”商量和反映了。他把小朋友畫畫撕破了,也主動向小朋友説“對不起”了。
6月13日上午,楊楊在“愛心媽媽圖書室”用彩色卡片搭建了一個兩層的小房子,他興奮地送給“志願媽媽”。大家看著颺颺的“新房子”,都為這個依舊住在四面透風的帳篷裏的堅強男孩感動。(陳文)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