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孩子需要長期心理治療
震後兒童心理修復需制度支撐
孩子哭了,這是心理救治包括的內容,情緒發泄之後,他心靈的傷口會慢慢癒合的。胡新橋攝
新聞快讀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地震災區的孩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有關專家指出,這種“轟炸式”的關心過後,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記者在災區目擊了倖存孩子的種種異常表現:渾身淌汗的天氣卻捂著大口罩幾天不肯摘下來;對“媽媽沒了”的事實,孩子出人意料地平靜,平靜得讓人害怕……一個又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警醒我們,對於災後兒童心理修復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我們要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對災區孩子的心理干預應該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要有政策跟進,更要有制度體系支撐。
包紮孩子心靈的傷口
“在地震災難中倖存的孩子,幾乎都有種種心理問題,其中80%不能自愈,迫切需要進行心理干預治療,而且是長期的干預。”申靜對記者説。
37歲的申靜是湖北省獅子山勞教所民警,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5月21日,她和潘麗華、王桂梅等人,通過衛生部和四川省綿陽市政府的批准,以湖北司法心理救助小分隊的名義來到綿陽九洲體育館,申靜是領隊。
幾天時間過去,他們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有50多名志願者加入進來,小分隊的名稱也改成了“希望九洲”,被衛生部人士稱為心理救助示範站。
作為示範站,他們的任務有三:組織協調培訓志願者;組織兒童活動天地,如小書攤、小朋友作品自我展示;“掃篷”,逐一進帳篷調查,並進行被他們稱為“包紮”的初步心理干預。
一個炎熱的中午,在“希望九洲”敞開式帳篷裏,記者與申靜等人進行了長談。
不肯摘口罩的孩子
大熱的天,4歲半的張玉華躺在帳篷裏不願出來,渾身淌汗卻戴著個口罩。
媽媽讓玉華摘下口罩,他不幹:“他們在外面打藥,要毒死我!”
申靜觀察半天,發現小玉華的活動範圍就是一床被褥,手緊緊抓住媽媽。媽媽要出去,他又用腳勾媽媽。
媽媽説:“這孩子變得太黏人。”
而申靜則發現了問題:這孩子因為受了巨大的刺激而極度缺乏安全感。
張玉華是北川旋坪鄉人,地震中親眼看見爺爺被埋,媽媽背著他走了幾十公里山路逃了出來。
申靜伸出手去,想握玉華的手,他沒有理。
申靜跟他媽媽説話,手輕撫他的頭和手,發現他的頭點了一下表示同意媽媽的話。
“玉華,你長得好漂亮啊,看看你嘴巴漂亮不?”申靜輕聲細語地問。
玉華把口罩摘下了一點。
“阿姨看看你嘴巴上有什麼東西。”
玉華往後退,又拉上了口罩。
申靜發現玉華的手上有根線,説:“這線阿姨可以給你變個娃娃,行不?”
申靜真的把線攤在地上,繞成一個娃娃狀。玉華的眼睛亮了。
“到我們那邊去玩吧,我們那邊有好多玩具,還有小朋友一起玩。”
玉華跟媽媽一起來到了“希望九洲”志願者們設置的兒童活動天地。這裡有一個圖書角,申靜陪他看一本《王婆賣瓜》的圖畫書。
“你知道他賣的是什麼瓜嗎?”
“西瓜。”
“什麼?聲音很小,我聽不見。”
玉華把口罩摘下半邊挂在耳朵上,説話聲漸漸大了起來。
申靜向記者解釋了她這麼做的原因。她説,經歷災害的孩子有很重的喪失感。一下子,家沒了,親人沒了,老師沒了,同學沒了……他們的生活就像一個被打碎了的瓶子,如何讓孩子走出陰影,儘快恢復常態?這時書就是常態的一部分,他有書看了,常態的生活就回來了一部分,然後他在這裡找到了同學、朋友,有老師教讀書,有朋友可以做遊戲,他的生活碎片就這樣被一片片地找回,就開始慢慢恢復常態。
果然,當天下午,申靜感覺到有人扯自己的褲腿,回頭一看,竟是小玉華。更令她驚喜的是:玉華戴了幾天不摘的口罩不見了!
第二天,母子倆要離開了,玉華特地來向申靜告辭:“阿姨我們要走了。”從他臉上可以看出,活潑的天性漸漸回到了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