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愛心接力。激情之中,每個人需要冷靜思索的是:救災,到底是誰的需要?
救災自然是為了災民。當有良知的民眾通過媒體目擊災難,紛紛主動捐款捐物,獻血或做志願者……與此同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幫助災民時每個人也在幫助自己。比如,通過幫助他人,我們可以在內心獲得某種安寧與幸福感。當然,這一切本無可厚非,然而必須警惕的是,當人們沉浸在一種利他主義的激情中時,有意無意間也往往會越俎代庖,忽視災民的真實需要。
比如,為了尋找“賣點”,有些記者一次次強迫倖存者去回憶自己的恐怖經歷。被埋在廢墟下獲救的學生,被迫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講述自己的不幸;面對在地震中失去親人卻堅守救災一線的女民警,記者卻問她:“你現在不想你的女兒嗎?”不得不承認,這些沒有底線的“愛心”,構成了對這些倖存者的“二次傷害”。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對災民進行心理重建的過程中,從媒體到官員,更不要過度讚美和渲染堅強。心理學認為,受到創傷後的人的情感宣泄是很重要的,可以幫助他們減低內心的焦慮、壓力與痛苦。這些情感如果不經過疏導與處理,被強迫壓抑到內心深處,一旦遇到某種刺激便有可能引發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疾病。
心理救援著重關係的建立,具體到災區目前的心理救援,有些方面顯然不盡人意。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心理救援隊伍走馬觀花,流動性過強,一些人到災區更像是“采風”。明星、志願者、心理救援者奔赴災區,對安撫受災民眾的心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長久,一撥來了、一撥又走了,其結果必然是,需要救援的人得不到必要的真實的安慰,反而可能會在走馬燈式的心理救援中失去安全感而深受其害。而且,面對新的救援者,他們可能因為一遍遍復述自己的不幸,讓尚未結痂的傷口一次次流淌鮮血。
與此同時,擺正心理救援者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的。面對這些不幸的人,即使是專業人員,最應該做的顯然不是強調自己有多專業,可以舍我其誰地告訴災民如何做最有希望或最健康,而是應該將自己視為默默的陪伴者與同行者,提供必要的關愛。即使對方拒絕你的幫助也能夠欣然接納,不必因此産生不解與憤怒,因為在心理諮詢或社會工作這樣的助人行業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受助者利益至上。
最重要的是讓災民忘掉自己不幸者的身份,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強化這種角色。比如地震孤兒,尤其對那些已經到異地求學和安置的孩子來説,就更需要一種安安靜靜的生活。否則,一旦引起過多的關注,則無異於是提醒並強化他們曾經遭遇的不幸。
在網上,有一封流傳很廣的一個地震孤兒的信。大意是,唐山大地震後,失去許多親人的他在北京被收養,從此被“好心的人們包圍著”,一次次讓他回答痛苦無比的問題,如“當時我是怎麼被救的?地震的場面?我爸爸、媽媽怎麼死的?”更嚴重的是,他被以後上學的學校拉去作報告。
如此情景,更要讓社會自問“救災,是誰的需要?”心理學認為,最高明的心理救援,是讓受助者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受助,而不是在接受救助後感恩戴德。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