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新潟地震後,日本明仁天皇夫婦在一處由學校體育館改成的避難所慰問災民。
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媒體開始報道一種名叫“創傷後壓力障礙症”(PTSD)的心理疾患。數據顯示,阪神大地震9個月後,嚴重受災地區的男童和女童PTSD的發生率分別高達12.5%和19.5%.也因此,震後及時對災民,尤其是兒童實施心理救治,是讓災民恢復健康的重要保障。
阪神大地震
全民動員實施心理救助
1995年1月17日,日本西部神戶及附近地區發生芮氏7.3級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
對日本來説,這次地震幾乎是對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的複製。由於災難發生在夜間,許多民眾是“一覺醒來,一切皆空”。災害不僅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對倖存者也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
社區心理診所發揮作用
地震發生後,這一地區的心理健康從業人員立即對災民提供心理服務。在日本,心理學機構非常普遍,每一個區都有心理診所,構建了一個覆蓋全日本的心理健康網絡。僅在神戶的長田區,就有四個心理診所。
地震發生後,該地區沒有遭到破壞的心理診所均迅速開始重新工作。事後的研究表明,地震期間沒有爆發精神分裂症,心理診所的迅速“歸位”功不可沒。
為了提供更專業的心理干預,當時的日本厚生省下令迅速建起了10個心理救助站,這10個救助站分別分散在各家公立醫院裏。厚生省還要求,每個居民避難所內都應該有心理救助員,並能提供緊急醫療服務。
在神戶市的長田區,原有的4個心理診所遭到了毀滅性破壞,短期內難以修復。診所的醫生就與當地的社會心理學家等人一起,在當地的公共醫療中心內組建了一個臨時診所,用於救助有需要的民眾。在神戶市上的西宮市,市民小澤雅子女士回憶説,當年她因為房屋的倒塌煩憂不已,心理醫生每天到她住的棚戶來跟她聊天,兩個人漸成互相信任的朋友,現在仍有聯絡。
心理救援越早效果越好
地震發生後,全日本心理健康從業者幾乎都投入到各個心理救助站的活動中。此外,科學界和其他相關領域也迅速做出反應,派出支持團隊進駐心理救助站,協調和支持相關工作。科學研究表明,在重建工作的早期,心理救助工作越早介入,對恢復災民健康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大。
此外,日本相關機構也在救災經驗中意識到,在震後心理救援活動中,一個好的協調者或管理者必不可少。這個協調者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各地區信息,與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組織保持聯絡,組織可調動的人力,以及建立和實施心理救助應急機制等。
地震發生後,日本臨床心理學協會倡議,希望推進心理救助工作。兵庫縣就在2004年建立了“兵庫心理救助中心”。
(顏穎顓)
新潟大地震
專業機構培訓專業志願者
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發生芮氏6.8級地震,造成67人死亡。
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星期通常被視為“與生命賽跑”的一星期。在這一星期,日本政府迅速派出了搜救隊和醫療隊。一方面搜救生還者,一方面救治傷員。
通過手機短信安撫災民
日本政府也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短信安撫災民,緩和他們的心理緊張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和出現群體慌亂。市政府大樓供電和通訊系統修復後,政府職員就開始通過網絡向手機不斷發佈地震及救援的相關信息。如“會再次發生大地震是謠言,請大家不要慌亂”、“市內各避難所開始有保健醫師巡迴診斷”等等。
日本紅十字會則在大地震發生一個星期後迅速在小千谷市成立了心理救助中心。在這個中心成立前,分散在各個醫療救援隊的紅十字會心理調解員已經在各個醫療隊裏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心理救助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進入各個臨時避難所,安撫那些精神受到創傷的人。
心理救助中心成員在與災民見面後,往往眼睛直視他們,與他們交談,傾聽,讓他們的情緒得到發泄,與他們共同分擔擔憂、緊張、痛苦、疲倦和焦慮等情緒。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月時間,日本紅十字會總計向災區派出了121支醫療救助隊共944名成員。
心理支持計劃持續多年
心理救助中心在當年底解散,但這並不意味著心理救助活動的結束。本次地震中有超過10萬民眾被迫撤離,雖然相對阪神大地震,這一數目要小得多,但地震對民眾的心理危害卻同樣大。
日本紅十字會在救助中心解散後,隨即宣佈了心理支持計劃。這項計劃主要是在國家心理協會的協助下,在各個醫院培訓心理救援人員。日本紅十字會在91個紅十字醫院培訓了90名心理指導者,而這些指導者的任務是為各個醫院和救助中心培訓心理治療志願者。
日本的經驗表明,地震後,心理受影響的災民最普遍的症狀是失眠,有這一症狀的災民約有30%.為了諸如失眠在內的各種災後心理疾病,紅十字會的這項計劃一直持續了多年,直到地震的影響完全消除。
(顏穎顓)
(本文得到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大力協助,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