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震驚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救助和災後重建尤為重要。5月20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首支心理救援隊從北京出發趕赴災區,希望能讓更多人在脫離生命危險的同時也可以早日擺脫地震災害的陰影,開始新的生活。遠在合肥的志願者也希望能給災區人民出點力,那麼心理救援人員需要具備一些什麼樣的條件,危機干預又究竟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重建心靈家園同樣重要
承擔心理諮詢師培訓任務的合肥新健康學校的心理老師告訴記者,“災後重建其實也包括重建倖存者的心靈家園。”因為如果沒有及時走出災難的陰影,它的陰影可能影響人的一生。
心理學者認為心理危機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經歷,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經歷危機。干預的時間一般在危機發生後的數個小時、數天,或是數星期,並且由於處理危機的方法不同,後果也不同。
災後危機干預與傳統心理諮詢有些不同,危機心理髮展有著特殊的規律,最佳干預階段是在災後24至48小時以內。現在正在四川災區進行危機干預指導的心理工作者們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等,並且善於使用立即性、靈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諮詢策略來協助人們適應與度過危機,儘快恢復正常功能。
心理志願者必須受訓
出現危機意味著以前心理上的平衡穩定遭到破壞,引起混亂、不安,在本次地震災害中最常見心理危機主要就是喪失問題帶來的心理危機。
“志願者的出發點當然值得肯定,可僅有熱情還是不夠的,心理問題還需要專業治療。”新健康學校的趙老師這樣告訴記者。災害發生後,不少人前來諮詢,認為“自己口才好,可以做心理輔導”。其實,心理諮詢師首先要具備道德素質、反省能力和誠實品質,而且還應具備特殊的專業素質,如生活經驗、鎮靜心態、靈活性、充沛精力、快速反應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等。當然,除去日常專業訓練所養成的各種素質以外,心理諮詢師也要掌握有關心理危機干預技術,如關注、傾聽、評估以及一些具體的危機干預措施。
“只要具備一定素質,在專業教師的幫助下,志願者可以進行短期強化。但切記,沒有受訓的人是不能擔當為災區群眾心理救助服務的。”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