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震災席捲汶川,全國多地均産生強烈震感。這場地震災害,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面對天災,我們該如何平復人們內心的恐懼和創傷感,如何幫助災區民眾儘快從災難的心理陰影裏走出來,怎樣讓心靈創傷得到更快更好的治愈?筆者針對以上問題電話連線了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博士,對於災後心理重建,她為我們提供了以下的參考和建議。
幾年前的非典爆發和這次四川汶川縣7.8級地震,都是創傷性事件,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威脅生命、不可預期、同時對於事件的發生發展我們無能為力。因此,這類的突發事件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
一、創傷受害者的心理生理反應——是對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應
在創傷性事件中,創傷受害者分為三級:一級為受害者本人,如親歷災害現場的人。二級為災害目睹者,如參加營救的解放軍、武警、醫護人員等。三級創傷受害者為間接受災難影響的人,如受難者的親屬。
以上的創傷受害者在災難發生後的不同時期會産生不同的心理生理反應,主要有兩大類的反應。
陽性反應(交感神經系統支配):創傷受害者在某一時期內會處於一種很興奮、激動的狀態,如不停地哭、不停地訴説,渾身發抖,做噩夢,失眠,憤怒,災難現場那些慘烈的畫面在腦海裏不停地閃回,身體上會重新體驗在地震時的恐懼感覺……
陰性反應(副交感神經系統支配):另一種反應是會避免再提到與災難相關的事情,拒絕接受災難現實,總的來説就是採取否認和回避的態度。還有一部分症狀為木僵狀態、抑鬱、內疚和身體疲乏等。
方新博士強調,有些創傷受害者在出現了以上某種或某幾種反應後,會以為自己受刺激了、不正常了,其實不然,這些反應恰恰是有機體在大型災難發生之後,身體所迸發出的正常的應激反應,是有機體自然的加工過程,是對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應。
二、創傷後應激障礙應得到重視
近年來,隨著突發災難性事件增多,急性應激障礙(ATSD)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亦成為關注的重點。
在創傷性事件受害者中,70%的人會在半年或幾年後自行痊癒;但另外30%的創傷受害者在幾天至幾十年之後,則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一些心理症狀,如美國有部分參與越戰的老兵,在回國後幾個月或者幾年後出現了自殺、酗酒、吸毒、藥物依賴、抑鬱、殺人等等症狀,臨床上還有案例是在創傷二十多後才發病,專業領域被稱作“創傷後應激障礙”。所以,重大災難發生後,及時對創傷受害者進行心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社會支持最重要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對於創傷受害者,強大的社會力量,會給他們帶來最有效的支持。幾乎所有的關於創傷恢復的研究報告都得出同樣的結論:社會支持在創傷受害者的恢復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親友之間的幫助和支持,政府提供的救助隊、醫療隊、帳篷等人力物力的支持,也包括單位、工會、婦聯、社區等在災難來臨後做出的應急措施,還有心理輔導人員的工作,都是社會支持的具體表現。
需要強調的是,在災區採取各種應急救助措施的同時,心理輔導也應納入到應急救助當中去,因為無論是當地受災民眾,還是參與救助的醫護工作者、解放軍、武警戰士、政府官員等,所有戰鬥在第一線的人都同樣在經受著災難帶來的強烈刺激,他們同樣會體會到生命的脆弱、無助感等等負性信息,他們都應得到及時的心理知識和心理疏導。我們希望大家都儘早意識到災後心理重建問題。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專委會也在積極組織專家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我們迫切希望參與到救助工作當中來。
同時,親人朋友的互相安慰,也是社會支持的一種。也為創傷心理治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夠主動的接近受災民眾,傾聽他們的訴説,傾訴是非常好的自然的紓解方式。
我們提倡網友們為創傷受害者做的事:
一、 傾聽。傾聽創傷受害者的訴説,讓他們把積壓在心理的東西説出來,舒緩情緒。
二、 關心。儘量和創傷受害者取得聯絡,讓他們知道有人在關注和關心他們。通過任何通訊手段給予他們關心和安慰。
三、 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網友做這些事情,既是為災民在做,也是為我們自己在做。因為經受過創傷的人如果感覺到這個世界對他們的冷漠和殘酷,他們日後也會冷漠和殘酷地對待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中的人,很多罪犯兇殘地對待別人,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曾被兇殘對待的受害者。相反,如果在災難中得到人們溫暖救助的受害者,一旦恢復,他們會特別願意助人。
願我們大家都伸出自己的雙手,為這個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讓世界充滿愛!
專家簡介:
方新:
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與治療專委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專委會委員。是我國行為治療、心理創傷治療、催眠治療方面的專家。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