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筠身為台灣地區9 21地震的倖存者和災後心理干預師,她告訴記者幾天前就已經和上海華師大心理係取得聯絡,準備組織志願者在近期奔赴災區。“我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有沒有人去,而是志願者裏,有多少人真正具備救助的能力。”她頗為憂慮地説。
過往經歷提供經驗“地震後,心理創傷會持續很久”
一接到記者電話,張博士就很焦急地説:“心理干預越早介入越好。”這不僅僅出於她身為心理學家的職業本能,也是因為她自己就是一位地震的倖存者,也曾經在地震災區實地做過很多心理疏導的工作,“我經歷了台灣地區9 21地震,當時我所在的位置離震中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我是倖存者,也目睹了當時很慘烈的狀態,之後也全程參與了災區的心理重建工作。”
雖然從1999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10年,但那段往事還常常讓她在夢中驚醒。“接下來大家會對這個詞越來越熟悉,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簡稱PTSD。因為這次地震同之前的雪災給人們造成的心理衝擊還是有很大區別。像這麼強烈的地震,從情緒角度分析,對人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而且這種心理上的創傷會持續很久,可能數十年,嚴重的會發展成抑鬱症。所以,現在來説,心理干預的工作做得越早越好。就像外傷一樣,如果第一時間止血,就不會發炎惡化。”
至於PTSD的殺傷力,張怡筠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歷:“9 21地震後我到災區去演講。在一個小學裏,校長組織老師和學生在空地上聽。我剛説到一半,面前對著的幾百個人忽然開始尖叫,我不明就裏,被他們的尖叫嚇到了。後來我才知道,是他們看到我背後有一個牌子被風吹倒了,以為地震又來了。可見災後的人們,心理上是多麼脆弱。”
從以往的經驗看,在災害發生兩到三個月後,在其它問題逐漸解決之後,心理問題就會開始浮現,尤其如果再面臨一些節假日,自殺的比例會上升,尤其一些失去孩子的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
如何面對受災者
救助者最易犯的口誤———“別哭”
目前,心理干預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被人們所重視,各地也在紛紛組織專業人士趕赴災區,張怡筠和上海本地的一些專家就在為此而忙碌。她告訴記者,自己目前並不擔心志願者的報名人數,而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具備應對災情的能力:“學習心理學的很多人本身就有一些心理疾患,為了自救,把學習的過程當作一個療程,所以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去幫助別人,很值得擔憂。如果要去,一定不能僅憑一腔熱血,我們當然也會仔細篩選。否則,很可能到了現場,志願者自己先吃不消。”
隨後,張博士希望在趕赴災區前,從專業角度提醒現場的救助者們應該避免哪些口誤。
首先,面對受災者一定不能説“不要哭”之類的話,要鼓勵他們把情緒表達出來。
其次,不要説善意的謊言,尤其對於那些失去父母的小孩子,不能説“你爸爸媽媽沒有死,而是去了很遠的地方”,正確的説法應該是如實告訴他們“你的爸爸媽媽不會回來了,但是別擔心,我們會幫助你的。”
第三,對於小孩子最忌諱的做法是給他們貼標簽,當面宣佈他們為“孤兒”,如果一定要叫,也應該是“那個穿黃衣服的小女孩”這類比較中性的稱呼。
第四,面對傷者,救助者最容易説錯的一句話就是“你不需要説,我們理解你的痛苦”,比較好的做法是鼓勵對方把悲傷説出來。
張怡筠回憶起自己當年在災區面對一群小孩子,他們提出的最多的願望是:“阿姨,我的泰迪小熊不見了,你可不可以再給我找一個小熊熊。對他們來説,找回安全感是第一位的,而很多小事就可以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
救助者如何自我預防“解放軍也是心理高危人群”
除了災民,張怡筠擔憂救助者們也可能成為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她給出了6大方法,預防心理疾病。
首先要維持心情的平靜,“這兩天電視鏡頭裏有些記者的狀態非常激動,這不是一個好的狀態。只有在冷靜的狀態下才能清醒地體會到在別人和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才能提供最有效率的救助。”
其次,不能過勞,24小時連續工作的結果將埋下心理隱患,一定要保證幾個小時的睡眠,給心靈提供修復的空間。
其三,救助者也會有悲傷情緒,不要壓抑,一定要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
第四,現場要注意給自己打氣,多看貢獻,少看失誤。
第五,多挖掘一些溫暖的故事,積極地去看人、看事。
張怡筠回憶道,自己當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從受災者變成救助者的人:“我趕到災區的時候,所有的人表情都非常凝重,但就是有一張臉,是所有人裏面最明媚的一張臉,他一直都在不知疲倦地幫助別人。後來我才知道,他家裏失去了11個親人,但是他還是可以這樣積極。其實,幫助別人也是一種自救。”
採訪結束,張怡筠告訴記者,如果一切順利可以深入災區,自己準備做三件事:“首先一定要做大型演講,我要告訴大家,哪些感受是正常的,應該有人去普及這些知識。然後是盡可能去鼓勵每個人,幫助他們一起走過災後每一個心理過程。最後就是做一些小團體的治療,把有相同經歷的人聚在一起,讓他們彼此感同身受,那個治療效果是很好的。”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