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後孩子可能特別顯得煩亂,需要表達感覺,這些反應都是相當正常的,通常時間不會持續太久的。以下條列孩子們會出現的反應:
對黑夜、分離或獨處會有過度的害怕
會特別黏父母,對陌生人害怕
擔心,焦慮
年紀小的兒童會出現退化行為(如尿床或咬手指)
不想上學
改變飲食或生活作息習慣
攻擊或害羞的行為增加
做惡夢
頭痛或其他的身體症狀的抱怨
協助孩子的方法:
和孩子談談他(她)對災變後的感覺,也分享你對他的感覺
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並用他能懂得的方式讓他了解
讓孩子放心你和他現在都很安全也都會在一起,你最好常常重復的向孩子提出這項保證
經常抱抱孩子,拍拍孩子
在入睡前,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
接納孩子對失去的玩具、用具,甚至房子的哀悼
若您感覺孩子在學校會有問題,與老師溝通,並一同處理可能的問題
在未來的幾個月間,請您重讀這份數據,因為有些孩子可能並不會出現這些反應,有些孩子卻可能在災後數周或數月表現出來。 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緒反應並不會持續很久,然而,有些孩子卻仍會持續出現這些問題。若您有任何疑問,請向各地的精神醫療院所尋求協助,或可撥臺大921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的心理復健服務專線080-080990,由我們來和您一同解決問題。
嬰幼兒篇(0-2.5歲)
親愛的家長:在經歷了這次的大災變後,孩子們會産生的反應有很多?以下提供的資料,是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們的經驗所撰,,有些孩子雖然目前看來很好,卻可能在災後數周或數月表現出來。
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緒反應並不會持續很久 ,若孩子持續出現這些反應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請您與各地的精神醫療團隊聯絡,若您目前有任何疑問,請您撥臺大921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的心理復健服務專線080-080990,由我們來和您一同解決問題。
可能的創傷反應
睡眠與如廁時間的錯亂
對大聲或不尋常的聲音、震動有驚嚇反應;過度警覺
僵直(身體突然不能動)
急躁,無緣由的哭泣
喪失已習得的語言與動作能力
退縮、害怕分開,黏著家長
對造成災難相關的事情(如影象或身體感受)有逃避或警覺反應x
家長的處理方式
維持孩子在作息與飲食的規律性(如每天有固定散步睡覺吃飯的時段)
避免不必要的暫時分離
提供額外的安撫活動(如睡前陪孩子更多的時間,唱歌或説故事等)
預期孩子有暫時的行為退化;勿過度擔心
協助孩子用簡單的話説出他內心複雜的感覺;在閒談中讓孩子用簡單的話將事情説出來
就地取材,給孩子簡單的遊戲道具(如石頭、沙子,使用過的筷子等),讓他能把災難有關的害怕感受玩出來
學前幼兒篇(2.5-6歲)
親愛的家長:在經歷了這次的大災變後,孩子們會産生的反應有很多?以下提供的資料,是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們的經驗所撰,,有些孩子雖然目前看來很好,卻可能在災後數周或數月表現出來。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緒反應並不會持續很久 ,若孩子持續出現這些反應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請您與各地的精神醫療團隊聯絡,若您目前有任何疑問,請您撥臺大921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的心理復健服務專線080-080990,由我們來和您一同解決問題。
可能的創傷反應
重復敘述創傷的經驗
明顯的焦慮與害怕
對災難後特定事件的害怕
害怕災難再度發生
不想要的視覺影象與創傷記憶揮之不去
在學校不易專心學習,成績下降
日常的行為退化到較小年紀的模樣
特別退縮、靜默不語或特別難管、不聽話
對原來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睡眠失調:做惡夢、夢遊、不易入睡
抱怨身體疼痛,或查無原因的病痛
對災難週年紀念、節日的哀悼或煩亂反應
家長的處理方式
傾聽並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尊重並鼓勵孩子錶達對害怕的感受
不要隨意離開處於害怕中的兒童身邊
允許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害怕:讀故事書、聽故事或音樂、半夜作惡夢時有自己喜愛的東西陪伴
預期在學校的表現會暫時下降
雖了解孩子的退化行為,然而仍應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禮節與遵守常規
傾聽孩子對災難事件的誤解,特別是那些自責或奇特的想法
循序漸進的協助孩子産生對災難事件的真實看法
逐步讓孩子能重新掌握他自己原可自理的生活步調
學齡兒童篇(6-11歲)
親愛的家長:在經歷了這次的大災變後,孩子們會産生的反應有很多?以下提供的資料,是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們的經驗所撰,,有些孩子雖然目前看來很好,卻可能在災後數周或數月表現出來。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緒反應並不會持續很久 ,若孩子持續出現這些反應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請您與各地的精神醫療團隊聯絡,若您目前有任何疑問,請您撥臺大921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的心理復健服務專線080-080990,由我們來和您一同解決問題。
可能的創傷反應
重復敘述創傷的經驗
明顯的焦慮與害怕
對災難後特定事件的害怕
害怕災難再度發生
不想要的視覺影象與創傷記憶揮之不去
在學校不易專心學習,成績下降
日常的行為退化到較小年紀的模樣
特別退縮、靜默不語或特別難管、不聽話
對原來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睡眠失調:做惡夢、夢遊、不易入睡
抱怨身體疼痛,或查無原因的病痛
對災難週年紀念、節日的哀悼或煩亂反應
家長的處理方式
傾聽並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尊重並鼓勵孩子錶達對害怕的感受
不要隨意離開處於害怕中的兒童身邊
允許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害怕:讀故事書、聽故事或音樂、半夜作惡夢時有自己喜愛的東西陪伴
預期在學校的表現會暫時下降
雖了解孩子的退化行為,然而仍應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禮節與遵守常規
傾聽孩子對災難事件的誤解,特別是那些自責或奇特的想法
循序漸進的協助孩子産生對災難事件的真實看法
逐步讓孩子能重新掌握他自己原可自理的生活步調
青少年篇(11-18歲)
親愛的家長:在經歷了這次的大災變後,孩子們會産生的反應有很多?以下提供的資料,是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們的經驗所撰,,有些孩子雖然目前看來很好,卻可能在災後數周或數月表現出來。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緒反應並不會持續很久,若? 臚l持續出現這些反應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請您與各地的精神醫療團隊聯絡,若您目前有任何疑問,請您撥臺大921災後心理復健小組的心理復健服務專線080-080990,由我們來和您一同解決問題。
可能的創傷反應
災難引發的失控行為:如從事危險的行動(拼命入災區搶救生還者)
努力不表露出異樣情緒,如哀痛、罪惡,羞愧等
為避免面對內在傷痛,因而逃避而從事許多外在的活動
容易發生意外
睡眠與飲食失調
發現自己對災難的影象與記憶揮之不去,並煩惱不已
産生憂鬱、退縮及悲慘的世界觀
個性改變,與父母或親人的相處方式改變
為逃避因災難産生的創痛與記憶,從事擬似大人的行為(如結婚、懷孕、退學,切斷與舊友之間的關係)
害怕長大,需要家人的呵護
家長的處理方式
鼓勵青少年和家人或親近的大人談談對災難的經驗與感受
讓孩子知道出現這些強烈的哀痛、罪惡,羞愧等的反應都是正常的
協助孩子尋找一些能帶給他們成就感或建立自尊的活動
鼓勵孩子去從事運動和舞蹈
注意青少年在家中、學校以及同儕間的行為
協助青少年了解『災難會造成心理創傷』的事實,並知道需要時間來克服
不要急著做重大的決定
當出現憂鬱、易出意外、魯莽行為,以及個性改變的跡象,加以關心及了解,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