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長險峻、長達320公里的切薩皮克灣由南向北,從大西洋直入美國東海岸內陸深處,海灣盡頭是美國馬裏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市,往西約53公里便是美國首都華盛頓。
6月17日,安納波利斯市陽光充足,微風拂面。位於該市的美國海軍學院里正在舉行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
對話現場,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笑容燦爛,雙手高舉到胸部,用力鼓掌。
他的對話夥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站在旁邊,他剛結束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的開幕式演講。
這是王岐山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第一次訪問美國,外界對其談判風格與技巧甚為關注。在王岐山長達6分鐘的致辭過程中,保爾森一直扭着頭,注視着這位新的對話者。
他們身後,24位中方副部級以上官員和11位美方內閣成員排成兩排;台下則坐著上百位雙方政府代表。在兩天時間裏,他們將在美國海軍學院的會場裏討論中美經濟關係,保爾森稱之為關乎兩國利益的核心關係。
2001年以來美元總體走低,而自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來,原本就不平靜的全球經濟海洋風浪大增。華爾街金融機構在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加劇了美元貶值,推進了全球油價、糧價高漲,美國經濟陷入滯脹,不少新興經濟體出現金融經濟波動,通貨膨脹困擾全球。
王岐山表示,這次雙方對話的主題是“經濟可持續增長”,主要討論宏觀經濟和金融周期管理、公共投資、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共同機遇,貿易和競爭力,以及強化投資等議題。
他特別強調,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中美兩國都面臨着很多挑戰,深入探討美國次按危機以及影響,有利於加強雙方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的協調和維護兩國以及世界經濟金融穩定。
美國媒體説,現在風向已經轉變,中國經濟顯得自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在《紐約時報》説,現在是美國學學中國的經濟管理模式的時候了,美國經濟動蕩,而中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當天上午,雙方就管理宏觀經濟和金融周期問題進行了副部長以上級別的會談,對於應該從次按危機中吸取怎樣的教訓,雙方産生了較大分歧。
不過,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在當天上午談判結束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王岐山今天做得相當棒。”
她介紹説,王副總理在向美方解釋為什麼中國的儲蓄率很高時説,因為中國人有孝順的傳統,孩子要照顧父母,“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美方馬上就能明白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