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40天裏我國陸續推出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以及物流業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這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絕無僅有。
昨晚起,本報聯合CCTV2推出“經濟熱點面對面——振興規劃深度觀察”欄目,關注百姓聞所未聞的産業故事。首期邀請了規劃起草人之一,以及鋼鐵業資深人士為您解讀:十大振興規劃為何要把鋼鐵業擺在首位?鋼鐵業規劃的重中之重是什麼?
【幕後揭秘】規劃前“調整”兩字是後加的
作為參與規劃編制的人員之一,嘉賓陳子琦(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冶金建材業務部處長)透露了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中“調整”這兩個字,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想到,而是後來加上的。
陳子琦介紹,去年11月26日國務院辦公會決定要制訂系列規劃,他28日接到國家發改委電話通知,“打那個時候開始就背上計算機”,什麼時間結束不確定,“越快越好”,晝夜兼程,花了40天左右時間制訂出來。
他記得規劃最初大概叫“十大産業振興規劃”。今年1月上旬國家發改委辦公會討論上,討論到鋼鐵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調整問題,因此針對最主要的矛盾,加上“調整”兩個字。最後在國務院辦公會上得到了通過。由於鋼鐵業是第一個規劃,於是後面的九大産業也都是“調整”和“振興”了。
【為何首選】危機觸發“工業骨架”的深層矛盾
十大産業中,為什麼把鋼鐵行業作為第一個行業推出來?陳子琦、王義芳(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指出:因它是支柱産業,堪稱“工業的糧食”、“工業的骨架”。而去年受全球危機衝擊較大,自身産業調整矛盾也更凸顯。
原因1:去年産量世界第一,是支柱産業
陳子琦介紹,去年我們的鋼産量5億噸,排名世界第一,相當於世界第二到第九位的總和,是最大産業,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王義芳介紹,鋼鐵産業佔國民經濟的4%,全國工業的利潤的9%。其與上遊下游聯絡緊密,儘管現在很多新型的材料有些可以替代鋼鐵,但是目前為止,總的來説鋼鐵還是“工業的糧食”。
中鋼集團天津公司總經理簡偉則進一步舉例,比如所用的原料,像煤、礦石、鐵路運輸,和運輸大概是1:4,一噸鋼要有四噸煤。
原因2:金融危機衝擊,三個月價格下滑40%
陳子琦介紹,第二點就是鋼鐵行業受金融危機衝擊比較嚴重,短短三個月左右時間,鋼鐵價格下滑了40%,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王義芳所在集團,2008年的上半年利潤最高月份大約在10個億左右;到7、8月份利潤下降了一半,達到四五個億的利潤水平;到十月份,不但沒有盈利反而出現了虧損。還有數據表明,2009年3月鋼的價格回落到了1994年的水平。
原因3:沒金融危機,粗放增長也得調整
第三個原因,則是與鋼鐵行業長期以來自身發展模式的一些缺陷有關。陳子琦介紹,鋼鐵行業長期以來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帶來深層次的結構矛盾,比如説産能過剩,産業集中度很低,佈局不合理,産品結構不合理等,沒有金融危機,早晚鋼鐵行業粗放增長也會有大的調整。
【任務重心】重組做強提升國際話語權
本次規劃的重點任務是什麼?實施後我國鋼鐵業會有怎樣變化?嘉賓均認為,在所列舉的八項必須完成的任務中,最重要的就是“促進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及淘汰落後,促進節能減排等。
談重組:我國鋼企産能距全球第一還有很大差距
陳子琦介紹,聯合重組第一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第二個提高了企業總體的實力和競爭能力,第三個應該説是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
同時,聯合重組也可以提升“我們在鐵礦石談判,在國際市場的銷售等等各方面的話語權”。王義芳介紹,我們鋼企現在特點是“大而散”,必須做大做強。比如去年産量五億噸,但是平均到一個企業,還不到一百萬噸。前五家的鋼鐵企業總量還不到30%。
金融策略分析師郝小輝則補充説,日本前四大鋼鐵企業的産能佔全日本的73%,韓國兩大企業就佔到82%。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一家産能達1.2億,而除它之後日本的新日鐵,我國的寶鋼,河北的鋼鐵集團都是在3千萬噸以上,距離第一名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任重道遠,還有很大的空間。
淘汰落後:百萬噸小鋼廠污染與千萬噸大廠相當
陳子琦介紹,目前來看,我國有1億多噸的鋼鐵産能是過剩的,過剩的是低水平的産能。比如一千立方米以下的高爐過剩了,我們有1200多座高爐,日本、美國、歐洲,包括在德國,只有30多座高爐,20多座高爐,我們這個産鋼量比人家高了幾倍,但是高爐數量也大了一個概念。
另外從資源節約角度、産業升級的角度淘汰落後也是善莫大焉。舉例來説,有的一百萬噸的小鋼鐵廠的粉塵排放量,抵得上1千萬噸的大鋼廠。
有配套:去年財政拿40億進行退出補償
據介紹,在上述兩大任務中也面臨諸多難點,比如富餘人員安置、債務資産的處置、資産劃撥以及利益的分配等問題處理不好,就很難走到實質性的聯合,因此需要政策措施的配套,比如最近出臺了一些關於支持企業兼併重組的融資問題,最高貸款可以50%用於並購重組。對淘汰落後産能有一定財政補償,因為有歷史貢獻,去年財政部拿了40億來進行鼓勵。
責編:肖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