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各種形式的敵後遊擊戰

CCTV.com  2008年11月12日 16: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復興展館》  
[內容速覽]  抗日戰爭中,根據中共中央制定的敵後戰場遊擊戰的基本戰略戰術,抗日根據地軍民發揮無比智慧,在廣袤大地上,充分利用豐富的山川、平原、河流等各種地理條件,創造性地開展了各種形勢的遊擊戰,如地雷戰、麻雀戰、地道戰、圍困戰、破襲戰等等,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

  地雷戰,是以地雷為主要武器進行的作戰,用地雷毀傷敵人有生力量及其技術裝備,封鎖和限制敵人的行動,削弱敵人的戰鬥力。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運用地雷戰巧妙地同敵人進行鬥爭,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地雷戰通常與伏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圍困戰等戰法相結合,要求熟練地使用地雷裝置,掌握敵人行蹤,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無論山區和平原,都普遍運用地雷戰。群眾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利用廢鐵、廢瓶、和石頭、瓦罐,製成各式各樣的鐵雷、磁雷、石雷、瓦雷,埋在村口、路口、門庭院落,使日、偽軍進村入戶就有觸雷喪命的危險。敵後軍民還一直把地雷埋到日軍的碉堡下,常常把出發的日、偽軍炸得血肉橫飛,使他們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麻雀戰,是以小分隊分散行動狙擊敵人。目的是消耗和疲憊敵人。特點是三五成群,忽聚忽散;出沒無常,時隱時現;靈活巧妙,隱蔽突然。麻雀戰主要在山區實行。山區地勢複雜,道路崎嶇,人民自衛隊(民兵)熟悉當地情況。在日、偽軍進入根據地後,他們像麻雀一樣漫天飛翔,時聚時散,到處打擊敵人,而日、偽軍則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上盤旋挨打,對他們無可奈何。

  地道戰,是依託地道進行的作戰,是開展平原遊擊戰爭和堅守城市的有效戰法。地道戰利於保存兵力,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堅持長期對敵鬥爭。1940年,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戰進入嚴重困難階段,華北抗日軍民,為了對付侵略軍的連續“掃蕩”,挖掘地道堅持鬥爭。先是在村內挖掘地洞藏人藏物,隨著鬥爭環境日益惡劣,便根據戰鬥的需要,把臨近的地洞相互挖透,並與地面上的暗堡和高房上的戰鬥工事連成一體。為便於與敵週旋,地道設有多處出口,地道口以裝有活門的爐灶、牲畜食槽等物體進行偽裝,地道內有戰鬥、生活和排水、防毒等設施。在日軍進犯村莊時,民兵、遊擊隊以地道為依託,村自為戰,人自為戰,在村內外、房上下、地上下,採用打了鑽、鑽了打等手段,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敵人佔領村莊時,利用與地道相連接的暗堡、高房院落,時隱時現、藏打結合,或利用地道向村外轉移兵力,內外配合,夾擊敵人。地道口被敵人發現時,設法堵塞或以火力、地雷嚴密控制。當敵人進入地道時,即以陷阱、火力等將其消滅。隨著鬥爭形勢的需要,又將村內的地道逐步向村外延伸,有的地區便形成了縱橫交錯、村村相連的地道網。民兵、遊擊隊依託地道網,以多種形式主動打擊敵人。到抗日戰爭後期,僅冀中地區的抗日軍民,就先後摧毀敵人大小據點、碉堡1300多個。

  破襲戰,是對敵人的交通補給線、後方補給系統、指揮通信系統和重要技術兵器等目標,進行有計劃的襲擊和破壞。目的是使敵人交通癱瘓,補給中斷,指揮失靈,力量減弱。破襲戰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防不勝防,不獨不抽出大量部隊防守其戰略指揮、物質、交通要地,打擊並牽制了大量日軍。

  圍困戰,是對突進之敵進行孤立、圍困的作戰。通過斷敵補給、聯絡,限制其行動,逼迫其投降或撤出。圍困戰使日軍大部只能相對集中、聯絡,不能以小部隊自由行動,根據地軍民還廣泛組織敵後武工隊,在日佔區活動,經常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收集情報,配合主力部隊作戰行動。在河流縱橫、湖泊交錯的地區,根據地軍民發起水上遊擊戰,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

責編:周笑岩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