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際友人支援中國抗戰——周蘇菲女士簡介

————央視網愛國主義網絡系列展第二期訪談嘉賓簡介

CCTV.com  2008年10月16日 09: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復興展館》  

90高齡的周蘇菲女士做客央視網口述抗戰歷史

圖為馬海德、周蘇菲夫婦與阿洛夫(左)在延安合影。(史料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周蘇菲,著名國際友人、美國援華醫生馬海德夫人。1919年出生,浙江舟山人。1937年8月因積極宣傳抗日,上了國民黨特務的黑名單。1939年經上海左翼作家聯盟介紹來到延安,進入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1940年3月在延安與馬海德大夫結婚。

  附:

  馬海德:國際共産主義戰士

  馬海德,原名喬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市布法羅市。1927年考入北卡羅來納大學讀醫學預科;1929年考入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醫科;1931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

  1933年到中國,先後在上海廣慈醫院和來斯特醫院工作,後參加了路易艾黎等人在上海組織的馬克思主義讀書會。1936年,經宋慶齡介紹,與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一起,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最高指揮部的臨時駐地——陜北保安訪問。訪問結束後,他便自願留下來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資料圖片:馬海德和毛澤東在延安合影。

  1937年隨中國共産黨遷至陜北延安。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馬海德擔任八路軍總衛生部的顧問,隨軍到山西 五台山八路軍總部工作。年底返回延安,開始籌建八路軍軍醫院,並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42年到延安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工作,1946年以中共代表團醫療顧問身份,參加在北平成立的由共産黨、國民黨和美國三方代表團組成的軍事調處執行部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馬海德並沒有離開中國,而是繼續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新中國成立後,馬海德提出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這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敬,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了他的請求,馬海德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協助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性病和控制麻風病領域,並取得重大成果。

  1980年至1988年,馬海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常委。1988年9月,衛生部授予馬海德“新中國衛生事業的先驅”榮譽稱號。身患癌症的他強忍著病痛,堅持工作,終因體力不支病倒。1988年10月3日與世長辭,終年78歲。

  馬海德的一生,閃爍著國際共産主義戰士的燦爛光輝。

責編:周笑岩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