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1日奧運專電(記者馬向菲 孟娜)北京奧運會之後,“鳥巢”、“水立方”等十幾個新建場館會不會像以往奧運會那樣,成為舉辦城市的經濟負擔?21日,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專家表示,場館的賽後利用問題早在規劃時就已經考慮到,並制定了相應的措施。
由於奧運場館主要用於承接重大體育賽事,功能比較單一,因此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難度大,經營和開發奧運場館賽後資源是每個奧運會舉辦城市都要遇到的重大挑戰。悉尼奧運會曾被薩馬蘭奇譽為“歷史上最好的奧運會”,但賽後,很多場館出現門可羅雀的冷清場面,並不得不承受鉅額虧損。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杜巍在“北京奧運會與後奧運經濟新聞發佈會”上説,北京籌辦奧運會之初就對防範這種風險有明確認識。在規劃、設計北京奧運會場館時,根據人口分佈情況,把體育館建設到人口密集區域或者大學校園,方便賽後供全民健身用。
杜巍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集中建設了一些大型場館,比如像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這樣北京奧運會標誌性的場館。對這種特大型場館的經營上,全世界都不能在短期內完全收回投入的。
但他表示,北京的做法是在場館集中的公共區為公眾提供更多包括體育在內的綜合文化會展等多種服務,為場館提供很好的使用空間。而且籌備奧運會七年當中,大眾參與體育的熱情提高,體育人口在逐年增加,北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已經超過50%,北京將引導大眾有償進行體育消費。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