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奧運"藝術人家"掛牌 絕活"鬃人白"奧運亮家底

CCTV.com  2008年08月05日 10:0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走進白家,你可以親眼看到這種“鬃人”絕活。

  由北京市政府確定的200戶奧運“藝術人家”日前正式掛牌。“鬃人白”、“快板劉”、“空竹張”、“小燈張”等均入選其中,這200個藝術家庭既是老北京城裏的普通人家,又各自身懷絕技,是北京民間藝術的代表。

  據悉,這些奧運藝術家庭經過了3年的精心挑選。在奧運會召開期間,他們製作的藝術品和表演的文藝節目都將免費向遊客展示。

  北京民間老藝人白大成製作的“鬃人”是傳統的老北京手工藝品,被稱為“中華一絕”,他也被尊稱為“鬃人白”,是北京“鬃人製作藝術的唯一傳人,也是奧運”藝術家庭“裏最具代表性的人家之一, 本報記者日前來到北京東官房衚同,探訪了這個隱藏在老北京衚同深處的民間藝術人家。

  “鬃人白”在附近的街坊中頗為有名。本報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北京什剎海附近的東官房衚同,問起“鬃人白”的住處,巷口的老大爺用手向衚同深處一指,“呶,直走到頭,左手第一間就是,來的人真多,凈是打聽他們家的。”

  奇:不足10厘米小人演京劇

  一位坐在衚同口乘涼的老太太乾脆拉著記者的手説,“我帶你去,他家住一號,我家住隔壁。”她告訴本報記者,雖然“‘鬃人白’一家搬到東官房衚同還不到10年,不過,他們在這一帶還是挺知名的。”

  遠遠看去,“鬃人白”的家確實和附近的老鄰居不同,不像許多老北京喜歡洞門大開,坐在門口和鄰居們下棋聊天,“鬃人白”家黑色的小窄門緊緊鎖著,只能通過摁門鈴告訴主人有客來訪。其他住戶的四合院只有一層,而白家的四合院上頭被破例允許加蓋了一些玻璃房。本報記者摁響了門鈴,開門的是“鬃人白”的兒子,他熱情地把記者引到家中,請出了自己的父親。

  走進“鬃人白”家中,恍若進入了一個”小型“京劇人物的藝術品世界。一進門的大櫃子裏,最醒目的就是那大大小小、神態各異的京劇人物。這些小人高不過數厘米,或拿棍棒,或執拂塵,身上穿著精美的戲服,臉上畫著逼真的臉譜。他們密密麻麻地排列在足有三四層高的櫃中,仿佛正在“候場”,等待著登上屬於自己獨有的那塊方寸舞臺。

  “鬃人白”親自給本報記者演示了這些小“鬃人”的表演。兩個高不過10厘米的小人,畫著標準的京劇臉譜,腳踩一圈堅韌的“豬鬃”,站在一個直徑約一尺的銅盤內,白大成開始用一個特製的銅錘敲打銅盤,清脆的聲音響起,仿佛一齣精彩的武打劇目拉開,兩個小“鬃人”在銅盤內活動起來,他們轉來轉去,一會“亮相”,一會“對打”,鼓點密集它們就打得酣暢;鼓點稀疏,他們就略作停頓。遠遠望去,那古樸的銅盤,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白大成那專注的神情相映成趣,使人恍若重回上世紀的老北京戲院。

  白大成告訴本報記者,這一齣“鬃人”的表演被稱為“盤中戲”,他也是目前北京“鬃人”技藝的唯一傳人。

  稀:全北京僅他一人懂

  白大成的“鬃人”技術是北京民間藝術的一個代表。白大成告訴本報記者,2年前,北京奧運會曾製作過一個宣傳片宣傳北京,宣傳北京的民間藝術,他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這個宣傳片至今仍不時可以在電視上看到。

  在北京,掌握“鬃人”這門技術的只有白大成一人。這門手藝並非白大成祖傳,他曾經是華北第一航空工業學校的學生,學習的專業也和飛機製造相關。談起學做“鬃人”,白大成説,這要歸功於他對京劇的喜愛。上世紀50年代,作為京劇發燒友的白大成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興趣學習了這門“鬃人”的製作技術,並一直沒有間斷過對它的研究。如果不是這樣,“鬃人”這門手藝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失傳了。

  他介紹説,“鬃人”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在每個小人的腳下都有一圈豬鬃。豬鬃的彈性非常重要,把這樣的小人放在銅盤裏敲打,小人就能動起來。按照京劇的鼓點讓它們“演出”,敲得快它們就演得快,敲得慢它們就演得慢,這些小“鬃人”都是按套製作,演哪一齣戲就製作哪些人物,比如三國的戲《三英戰呂布》是一齣,《大鬧天宮》又是另一齣。這些小“鬃人”還可以自由組合,比如,孫悟空可以和哪吒、天官等組合,出演很多場戲。

  難:製造“鬃人”要有物理知識

  “‘鬃人’是個動態的藝術,並不好學,市場上也有人倣造我的‘鬃人’,但是很多人做出的東西一敲就倒,根本不能表演。”他説,製作鬃人並不簡單,需要考慮重心、力矩等問題,他早年曾學過物理,對於製作“鬃人”很有幫助。此外,製作出的“鬃人”需要能對打、對唱、追打,就必須考慮他們的姿勢、形態、製作的角度等,這也需要相應的物理知識和設計能力。

  最關鍵的是,如果沒有深厚的戲劇造詣,絕不可能製作出這樣的“鬃人”,“如果對京劇一竅不通,對很多場景、服飾、臉譜和背景一無所知,就是能做出個小人也無濟於事。”

  對於這“中華一絕”的手藝,白大成的兒子並不感興趣,這個學習英語的小夥子目前更多是幫助父親做翻譯的工作。許多專業的翻譯有時都無法勝任對“鬃人”及相關內容的翻譯,因為這涉及到很多中國民間故事、戲劇知識等,專業性很強。兒子跟著白大成多年對這些瞭如指掌,因此才翻譯得得心應手。

  不過,讓白大成欣慰的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民間藝術。不僅一些北京的年輕人希望向他拜師,一些外地的年輕人也慕名而來,要向白大成學藝。

  勇:民間工藝者自力更生的榜樣

  白大成從事“鬃人”藝術創作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以此為生,從未丟棄過。在北京,像他這樣的老北京手藝人並不多見。

  “我是改革開放後最早把‘鬃人’藝術推向市場的。”白大成説。上世紀80年代初,他就開始創作“鬃人”作為藝術品來賣,生意很不錯。後來,他的作品不面向市場了,只在家中接受定制,視自己的身體和時間來決定製作情況。

  社會活動是白大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他常參與組織一些民間藝術活動。比如,1985年,他首倡北京恢復地壇廟會,並常出面邀請北京和各地民間老藝人組織專門的民間藝術表演;他發起舉辦了北京生肖展覽,如今已經成功舉辦了5屆。

  和一些瀕危的民間手工藝由於缺少市場無法存活不同,白大成是民間手工藝者自力更生成功存活下來的一個範例。白大成告訴本報記者,這麼多年來,他完全靠著這門手藝養活自己和家人。30年前,他和妻子住在一個9平方米的小房子裏,那時候,生活很清苦。上世紀80年代初,他的“鬃人”手工藝品一進入市場收益就不錯,“別人收入幾十元,我已經有幾百上千元的收入了。”

  80年代中,他和妻子搬到了新街口一棟面積更大的房子裏,在那裏一住就是20年。2002年,新街口的老房子拆遷,他聽説東官房衚同有四合院賣,機緣巧合,花了90多萬元買下了這棟如今更加價值不菲的小四合院,“其中30萬元是我依靠這門手藝掙的,餘下60萬元是政府對老房拆遷的補償。其實,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製作也有活路,關鍵是你如何保持特色。”白大成説。

  讚:家庭博物館將對外開放

  作為奧運藝術家庭的一分子,北京市政府有關負責人日前出席了白大成“藝術家庭”的掛牌儀式。和其一起成為奧運藝術人家的民間藝術代表家庭一共200多家。

  白大成告訴本報記者,早在北京奧運會召開前夕,他的家庭就已經成為北京市首批家庭藝術館之一,全北京確定的家庭藝術館,首批僅有3家。2004年,白大成家就已經挂“家庭藝術館”牌,但由於空間有限,又怕人多事雜,始終沒有開放。

  他不但自己製作‘鬃人’,還收藏許多民間藝術品,“微雕”、皮影等都在其中,“很多藏品只能擠在櫃子裏,根本沒有地方展示。”他説。由於他的手藝屬於絕活,北京市政府對他也有些優待,他在自己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上加蓋了幾間房,去年12月剛剛完工,打算等一切收拾妥當,就和家人搬到上面去住,把下面的幾間房全部開闢成家庭藝術館對外開放,展出他收藏的所有藏品。

  儘管家庭藝術館一直沒有對外開放,白大成對外接待的歷史卻很久遠。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就曾接待過許多外國友人、使館官員等,“許多使館的官員非常喜歡我的藝術品,一直到現在,美國、俄羅斯等這些使館的負責人經常來。”

  現在,常有人慕名而來參觀他的藏品,要求看他的“鬃人”表演。不過,由於大家隨來隨看,沒有固定時間,給他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一些困擾。

  奧運“藝術人家”薈萃


“空竹張”和他的“奧運空竹”。 (CFP供圖)

  空竹張:

  北京通州老藝人張國良,在北京空竹界赫赫有名。家中三代都沿襲空竹的製作手藝,而且代代都有創新和發展。

  他製作的空竹大的直徑超過1米,小的不過幾厘米,都能夠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癡迷空竹的人幾乎都藏有他製作的空竹。宣武區為他的空竹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張國良被正式命名為空竹製作技藝的傳承人。“空竹張”的父親和爺爺都有一手好手藝,不但會做空竹、根雕,摳的煙斗也小有名氣,而張國良對傳統的比較單一的空竹外形進行了改良,製作出雙輪多層空竹和異型空竹,發出的聲音效果各異,非常動聽,被人稱為“空竹張”。

  快板劉:


北京廠甸廟會上的快板。(CFP供圖)

  劉世華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朗各莊,是朗各莊一帶有名的打快板的好手,人稱“快板劉”,曾得到過國家著名快板表演藝術家梁厚明先生的指點,他的段子多是自己創作,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還專門為他家頒發了“快板劉文化大院”的牌匾。

  快板劉的作品,都是由他自己親自創作,題材都是村裏的真人真事,他創作一段後會先去各家各戶巡演一遍,讓大家把關,有了這樣的創作熱情和認真的態度,他收穫了不少好作品。近年來,在一些全國快板大賽和一些演出當中,“快板劉”創作的快板書都獲得了大獎。“快板劉”還免費為村裏的村民表演快板,一説就是40年。目前,他已收弟子,希望把快板藝術傳承下去。


“福娃”宮燈在北京亮相。(CFP供圖)

  小燈張:

  張雙志是北京民間工藝“小燈張”的傳人。清末民初年間,張雙志的父親張長順當年在東四牌樓創出自己的名號,著名的“氣死風燈”指的就是張家的宮燈。張家的宮燈美觀大方、精細、實用,在東四牌樓、地安門一帶較為有名,人送綽號“小燈張”給張雙志的父親張長順。張雙志耳濡目睹地學會了做燈籠,成為“小燈張”的第二代傳人。目前,“小燈張”已被列入北京市海淀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他家的這門手藝不僅被列入了小學生的美術教材,還吸引了大量的外國友人前來拜師學藝。張雙志經常被邀請參加各地的文化展覽,所到之處都引起很大的反響。(記者竇豐昌、趙琳琳、黃澄鋒)

責編:趙文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