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全景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2200多年前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是全世界現存年代最久、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歷經兩千多年風雨滄桑,至今依然在灌溉田疇,造福百姓。全球水利專家都知道都江堰其名,其中許多人懷著朝聖般的心情前來瞻仰,對它高超、精湛的科學水平驚嘆不已。
都江堰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內江水經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這三項工程結構嚴謹,佈局完善,相互依存,互相制約,形成一個精確完整的有機整體,收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減災”的效益,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把狂野的岷江之水經大幹渠分成千萬條灌溉渠道的涓涓溪流,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灌溉網,灌溉面積達40余縣,超過一千萬畝,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農産豐饒的“天府之國”。所以蜀人都説:都江堰是川西平原的富庶之源、衣食之本。
都江堰一帶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建在玉壘山上,是古人為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而建,初建於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後李冰父子被封為王,蜀人敬李冰如神明,改稱二王廟。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二王廟毀於戰亂,清同治、光緒年間(公元1862年至1908年)相繼修復。二王廟建築群分佈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清幽之地。佔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寺廟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大殿及後殿內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廟內石壁刻有李冰治水口訣:“深掏攤,低作堰”。
二王廟前岷江上的安瀾橋,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是一座索橋。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古堰雄姿盡收眼底。
伏龍觀
伏龍觀建在離堆上(離堆是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因與山體相離,故名離堆),殿宇三重,順山勢逐級升高。伏龍觀原名“范賢館”,始建於晉朝(公元265年至420年間)。北宋初年(公元90年後),人們懷念李冰,大興土木,擴建殿宇,沿襲李冰“降龍治水”的傳説,改名為“伏龍觀”。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增修“老王殿”,形成今日之規模。
殿前寬廣,古木參天。殿內陳列著1974年維修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東漢靈帝初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右側陳列有一座唐代的“飛龍鼎”,高1.6公尺,重500公斤,鼎上鐫刻飛龍八條,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或悠閒靜臥,或昂首欲飛,或二龍戲珠,或張口吞物。該鼎出土于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至1735年),是唐睿宗(公元684年)女兒玉貞公主、金仙公主的故物。
伏龍現的左側是寶瓶口,江水奔騰澎湃,氣勢磅薄。伏龍觀後最高處建有觀瀾亭,兩層八角,憑欄遠眺,可見魚嘴、索橋及岷江激流、西嶺雪峰。
魚嘴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岷江之水發源於松潘縣弓杠嶺,流經茂縣、汶川高山峽谷,洶湧澎湃地奔馳到高山大脈與平原低地的結合處,宛如天上之水,落差大,水流湍急,面對地勢漸低的扇形川西平原沒有束縛,一到洪期就形成嚴重水患。李冰當年在此考察後,決定變害為利,利用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在江心人工修築分水堤,像一條鯨魚逆江而臥,堤頂端呈圓錐形,形如魚之嘴,故稱“魚嘴”。魚嘴把岷江分為內、外兩江,西面為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排沙;東邊為內江,為人工開鑿的引水渠道,用於灌溉。
魚嘴的設置極巧,它利用地形、地勢,巧妙地將江水分流,且在洪、枯水季節不同水位條件下,起著自動調節水量的作用。
魚嘴所分的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灌區正值春耕,需要灌溉,這時岷江主流直入內江,水量約佔六成,外江約佔四成,以保證灌溉用水。洪水季節,二者比例又自動顛倒過來,內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區不受水潦災害。在二王廟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經》中説的“分四六,平潦旱”,就是指魚嘴這一天然調節分流比例的功能。
飛沙堰
飛沙堰為都江堰的溢洪道,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古時稱“減水河”,取排洪、排沙之意。其主要功能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飛沙堰由於位置設計很巧,能夠將上遊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千斤的巨石,從這裡拋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離心力作用),確保內江通暢,故稱飛沙堰,確有鬼斧神工之妙。
寶瓶口。
寶瓶口是李冰當年在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為內江引水咽喉,寬20米、高40米、長80米,形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幾十條標線,取名“水則”,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標尺。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後,通過幹渠經仰天窩節制閘,把江水一分為二。再經蒲柏、走江閘二分為四,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係,滋養成都平原。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