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2007CCTV年度僱主調查 > 正文
第三屆“CCTV年度僱主調查”以“發現最具領袖氣質的企業”為年度主題,以“企業軟實力”的考量為核心,本著共同成長、共同分享、崇尚創新、建設生態文明的視角重新審視企業,向人們展現現代企業先進的用人理念、管理機制和獨特的企業文化。21世紀是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在這樣一個特別的世紀裏,生態文明將成為社會中的主流價值。那麼,在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具有領袖氣質的企業又是什麼樣的呢?
企業氣質是近些年來出現在企業管理領域的隱喻。作為心理學術語,氣質(temperament)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是由人的生理素質或身體特點反映出的人格特徵,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 ,它與人們平常所説的“脾氣”、“性格”、“性情”等含義相近。而領袖氣質則是一種特殊的氣質,研究領導能力的傑伊 康格(Jay Conger)把領袖氣質定義為一系列行為特質的集合,這些行為特質能讓他人感受到一種魅力,包括發掘潛在機遇的能力、敏銳察覺追隨者需求的能力、總結目標並公諸於眾的能力、在追隨者中間建立信任的能力,以及鼓動追隨者實現領袖目標的能力。人們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增強自身的領袖氣質。康格認為,追隨者是否認為一個領袖具有領袖氣質,取決於該領袖所表現出來的出色行為的數量、這些行為的強度,以及它們與情境的相關程度。可見,行為是否“出色”是判斷氣質優劣的重要方面。
管理是一種高度人格化的活動,用企業氣質來概括企業的性格、品性和潛質就再恰當不過了。就像人的美貌並不等於氣質一樣,企業氣質不取決於企業的表象,而是企業在行為、思維和績效方面的總合,核心體現為企業的精神或靈魂。企業氣質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決策與執行,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績效。
企業的領袖氣質不是一般的企業氣質,而是能夠對社會、顧客、其它企業産生強烈吸引力的氣質,它是由企業的出色行為以及這種行為的多少所決定的,而企業出色的行為取決於企業擁有“出色”的思想、精神或使命。這裡的“出色”,必然是由企業所處時代的特性所決定並相對於其它企業的“落後”、“平庸”與“較好”而言的,所以,企業的“出色”是符合時代的根本要求並領先於其它企業,這種“出色”才能産生領袖氣質。20世紀初,福特汽車公司的使命是生産“平民化汽車”,這種使命具有革命意義並引領時代發展,因為在當時,汽車是只有富人才買得起的奢侈品。通過大幅削減成本、建立組裝線大批量生産標準化的廉價汽車,還向員工支付行業內最高薪水,提供利潤分享計劃,每年拿出鉅資供員工們分紅,這些出色的行為煥發出卓越的領袖氣質,使福特汽車作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汽車製造廠而被其它企業所效倣。杜邦公司也因其“我們為客戶服務並與其攜手並進,為食品加工和包裝領域提供最佳方案”;“不論何時何處,我們把承諾實現于不斷的創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及與供應商合作,追求最好的方案”;“我們信奉負責任的行業領導者在創造利潤的同時能兼顧對環境的保護,並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這些出色的企業使命與相應的行為而表現出持久的領袖氣質。
央視2007年度20家優秀僱主企業調查評價活動提出:“具有領袖氣質的企業更可能擁有基業常青的未來。” 無疑,一家企業如果具有領袖氣質,會使朋友更多而敵手更少,會吸引更多的資源和力量為其所用,這不但會對本企業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而且還很有可能引領其它企業共同發展。
一部企業發展史,也是企業氣質的生成、演化歷史,其中,文明性的內容與特徵也經歷了不斷地發展與豐富的過程。例如,原始資本主義時期的企業氣質充斥著野蠻、卑劣甚至血腥,其後住著社會的進步,企業氣質中的文明程度也在提高。歷史地看,企業的領袖氣質經歷了從反文明氣質到文明氣質的發展階段,而文明氣質又可分為工業文明氣質與生態文明氣質。
反文明氣質不僅普遍地存在於工業化初期的企業,而且在當代企業中也會偶爾露面。反文明的企業氣質危害著人類現代文明的基本準則,危害環境,危害企業與社會的基本關係。血汗工廠的霸氣是反文明的典型,其表現經馬克思主義經典的揭露而曾經眾所週知,鋻於有些企業對此的淡忘,這裡僅進行簡要的提示,這種反文明氣質的主要表現為:工作條件惡劣、工人收入低,資方對於工人進行肆無忌憚的壓榨和欺辱。這種表象隱含著兩種令人恐懼的力量:首先是資本的力量,其次是管理的力量,二者結合形成了冠以理性、科學、合法之名的巨力,這種力量使人的尊嚴和價值顯得那麼蒼白以至於消失殆盡。一切似乎都能被這個肉食性的企業恐龍玩弄于股掌之間。這種企業向我們展示的是無所不能的張狂氣質,這種嚴重反文明的氣質今天還出現在個別企業的身上不能不説是極大的憾事。幾年來被媒體頻頻曝光的“黑煤礦”、“黑磚窯”、“黑工廠”無不向人們顯示反文明氣質的狂妄。雖然這種明顯的反文明氣質越來越少見了,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反文明氣質的某些方面還比較普遍地、隱性地存在於企業的思維程序和行為方式之中,特別是反文明的管理哲學和人生哲學還不同程度地決定著人們的管理行為和工作行為,例如:利潤就是一切;只尊重自己,不尊重別人和環境,僅把員工當作賺錢的工具,把社會當作盈利的工具;只想獲得利益,不想履行責任。奉行這種哲學的企業,不從創新中求發展,而從低水平的用工和鑽法律、政策空子甚至以僥倖行為求利。將個別人的成功建立在眾人的損失或痛苦之上,這本身就是極不文明的,最終肯定不會得到消費者、員工和社會的尊重與持續認同,更不可能建立起來核心競爭能力。
隨著工業社會的來臨和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企業中的反文明氣質越來越被工業文明氣質所代替。工業文明氣質表現為對技術、規模和速度的狂熱追求,同時也比較重視人的因素,注重科學化管理。這種文明最大的消極作用在於破壞環境,危害企業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基本的和諧關係,使管理出現異化,人在異化中痛苦不堪。可以説,工業文明在生産人類必需品(物質産品、精神産品和社會關係)的同時又在製造毒害人類的副産品,沒有解決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更沒能解決人的問題。工業文明氣質的表現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的共同氣質,而西方國家的國有企業也在不同程度上與此類似:員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管理者則是官僚心態,大家對問題熟視無睹,得過且過,怕管事,怕得罪人。於是企業的電話亂打,交際應酬費亂花,車輛亂開,而對於工作,有人不負責任,有人馬馬虎虎,甚至有人從中謀取個人私利。幹部能上不能下,人員能進不能出,工資能升不能降,崗位能設不能撤,該處分的不處分,該獎勵的也不獎勵,大鍋飯鐵飯碗。結果是人才流失,庸才成堆,決策不當,執行不力,死水一潭,企業成為沒有靈魂的僵屍,整體走下坡路。另一類是市場經濟中公司制企業的工業文明氣質:工作環境較好,薪酬較高,內部等級森嚴,流程規章嚴密,工作緊張,情緒壓抑,壓力大,“過勞死”現象不在少數。於是企業中的人成了缺少靈性的和構架化了的人,組織成了窒息人的靈性的怪物。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所謂的管理在工業文明中繼續扮演著不太光彩的角色——異化人的工具。從20世紀初管理對磨洋工和階級對立的反思進而産生解決這一問題的各種理論,到被血汗工廠作為完全理性的、科學的工具,管理,走過了一條崎嶇的文明之路。科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管理理論、人本化管理理論的相繼提出,為企業文明的提升提供了理論的支撐和動力。企業氣質也在不斷地向高級的文明形態演進。然而,到目前為止的管理理論與實踐帶給企業的氣質仍然是工業文明下的企業氣質。
眾所週知,工業文明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人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便利舒適,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對自然資源掠奪式所有的基礎之上並使自然不堪重負。早在19世紀,恩格斯就根據美索不達米亞的教訓警告人類:對大自然不恰當的索取將導致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到20世紀50年代,發達國家出現了“綠色思想”和生態農業實踐。工業發達國家首先品嘗了環境污染之苦,開始反思工業化的弊端,以1977年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為標誌,全球掀起了綠色環保浪潮。1992年裏約環境開發會議又通過了《21世紀議程》、《裏約宣言》等文件,使綠色運動、綠色革命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工業文明與自然規律的嚴重對立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生態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思想逐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並向人類生活各個領域滲透,其結果是生態文明的逐步出現:綠色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綠色技術和綠色産品設計正蓬勃發展,綠色貿易壁壘和綠色銀行應運而生。據有關資料顯示,世界綠色産品市場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長,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很多學者認為,21世紀是生態文明的世紀,新的文明浪潮已經到來,企業必須適應新的文明規則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21世紀優秀企業的領袖氣質必然是生態文明氣質。
企業的生態文明氣質與工業文明氣質是兩種性質不同然而密切聯絡的氣質。生態文明氣質是對工業文明氣質的超越,同時它也必須經過工業文明階段發展而來。總結工業文明的優秀成分結合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企業所要遵循的生態文明的基本準則應該包括:注重天人合一,注重和諧、開放、環保,注重全面履行社會倫理責任,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敬畏並遵循“道”(客觀規律)。 概括地講,21世紀企業的領袖氣質在生態文明層面上應該涵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開放氣質。只有在開放的前提下,企業系統與外部環境交換物質、能量及信息才有可能。開放使企業系統能夠吸納不同的要素,提高變革與創新能力,進而決定了其結構與功能由簡單進化到複雜。企業在複雜的、網絡化的生態社會中更需要通過開放促進成長。海爾、聯想、蒙牛、TCL等企業先後與國際企業聯合,勇敢地走向國際市場,體現了卓越的領袖氣質,而很多國內企業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在新的時代必定不會有多少作為。
二是和諧氣質。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和諧即是求同存異,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就是互補、共贏。如果強調思維方式和行為的整齊劃一,必然導致組織的僵化和創新能力的喪失。領袖企業的和諧氣質表現為注重價值創造下的“不同”。企業和諧的中心環節是員工對價值創造的熱愛與執著。比爾 蓋茨曾經講道,“微軟員工幾乎達到了樂此不疲的境界,這就是微軟帝國賴以構建的堅實基礎”。具有和諧氣質的企業謀求長期的價值體現,容納個性和新異,解放思想,將傳統思維方式掃地出門,讓知識型員工重新理解價值創造的全新含義並提供創造價值的平臺。和諧氣質中的管理更多的是服務,員工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就會得以釋放與提升。這種和諧關係的建立,能夠為企業輸入發展動力,提高企業發展活力。服務型領導勤勉為公,尊重下屬,有能力有業績,在物質利益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本身就是企業和組織的精神力量中心,有利於企業和諧精神氣質的形成。企業和諧還包括與顧客的和諧關係。老托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