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汽車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媒體評論:2009汽車廠商重組那些事兒

 

CCTV.com  2010年01月07日 11: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顧歷史時,2009定然是我們煩躁或欣喜的感懷中最溫暖的一角。中國汽車工業在這一年所鐫刻的痕跡堪與2001首個入世年的功績相比。

  在全球金融海嘯中,中國成為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領航員,在中國經濟的新一輪調整中,汽車業當仁不讓成為領頭羊。相比多方權利角逐下虛高的房地産業,汽車業的市場化最徹底、最成功,惠及千萬普通消費者。

  已經過去的十年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黃金十年”。其中,作為收官之年的2009年是厚積薄發的一年。盤點2009年,在政策拉動、産銷高企、兼併重組、小排量熱銷、二三線城市崛起等諸多熱點話題中,筆者最看重的是以下三點。

  一是上海通用實現中方控股,上汽股比增加到51%。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感慨説,2009年就像坐過山車一般。這一年,上海通用在國際金融危機和通用破産的漩渦中找到了久違的自信和從容。幾款新車熱銷幫助上海通用實現年銷72.7萬輛的新紀錄,用事實證明自己能量的強大。就此機會,上汽股比增加1%,聯手通用進軍印度市場,開啟了汽車後合資時代的帷幕。

  誰是下一個上海通用?在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後,中國在汽車大國和汽車強國的博弈中,上海通用無疑又一次開了先河。26年前,上海大眾肩負“市場換技術”的使命誕生。26年來,合資汽車公司遍地開花,市場規模越做越大,催生了整個産業鏈的繁榮,基本完成了“市場換技術”的使命。在全球汽車業重心向東方偏移的歷史機遇面前,憑藉上海人的精明和堅持,上汽從坐享利潤分成轉變成通用真正的合作夥伴,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除了上海通用的變革,吉利收購沃爾沃是另一件讓中國汽車人備感振奮的事件。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其事件本身足以顯現中國汽車人的理想和抱負。作為一家只有10年造車歷史的中國民營企業,吉利在2009年所實施的分品牌和海外並購戰略是中國自主汽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積極嘗試。

  “黃金十年”之前,自主轎車“三十年一貫制”,紅旗轎車是“扶不上墻的阿鬥”,“開上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無奈的選擇。伴隨入世的腳步,自主汽車從模倣起步,一步一個腳印快速成長。2009年,奇瑞、比亞迪、吉利分別跨越了年銷50萬、40萬、30萬輛的門檻,備受質疑的“三大”也在自主項目上齊發力,初步構建了“華係車3+3”格局。在“東風壓倒西風”的凜冽金融風暴中,吉利並購沃爾沃成為一個新的分水嶺,它的意義遠遠超越上汽並購羅孚,並向世人宣告,中國汽車有能力、有實力突破藩籬,勾畫一個全球汽車産業的新版圖。

  上海通用股比變化是後合資時代的帷幕,吉利並購沃爾沃是自主汽車的一次勃發。在合資抑或自主汽車勾勒出新的成長輪廓後,2009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也展示出更加成熟的消費趨勢,這堪為筆者眼裏的第三點。

  汽車是什麼?10年來,汽車的主流消費實現了從生産資料到生活方式的轉變。中産階層的崛起讓汽車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一線城市的汽車消費逐漸普及之後,二、三線城市的熱銷成就了2009年的銷售神話。在此背景下,以第六代高爾夫、昊銳,甚至思鉑睿的熱銷開啟了新的消費潮流——汽車正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從性價比的競爭轉向技術和品牌的競爭。

  態度是什麼?是一種情感的訴求,是汽車消費日漸成熟後個性的張揚。改革開放30年來,多數中國人跨越了“衣食足”,開始在精神和情感層面追求自我的釋放。這一變化放置於汽車消費,開啟了新的潮流。

  2009年的汽車業不簡單。在筆者的眼裏,以上三點當屬重中之重,因為從這三點看過去,是中國汽車業更加波瀾壯闊的明天。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