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假理財 真攬儲

 

CCTV.com  2009年12月03日 08: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我們集團有10億現金要在你行存上3個月,收益率要高於存款利率,還不能有任何風險……”最近,在某大型國有銀行工作的張明(化名)經常遇到這樣咄咄逼人的“大客戶”。為這些大企業設計出穩賺不賠、收益又能高於法定存款利率的“理財”産品,成為張明這個理財部門負責人的主要任務。

  為了獲得更高收益,這些大企業往往要找幾家銀行來“競標”,看誰能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張明説,“要存10億的這家企業是央企,現在三個月存款的法定年利率最高為1.73%,在他的招標會上,一家銀行報出1.85%,另一家報出1.87%,我們最後是以1.90%拿下的。”

  張明説,設計這些産品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真正理財,而是為了獲得這些大客戶的儲蓄。“在存貸利差管制的情況下,只有擴大貸款規模才能擴大業績,只有擴大存款規模才能擴大貸款規模,在一樣的存款利率下,只有通過理財産品才能達到存款利率上浮,實現差異化報價。”張明説,這實際上是“假理財,真攬儲”。

  據張明了解,目前銀行流行的“假理財”産品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將貸款轉讓給信託公司設計成理財産品由大企業購買,也就是俗稱的“賣貸款”,從而讓大企業分享到銀行的貸款利息,獲得高於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另一種理財産品則大多宣稱“投資銀行間市場”,通過設定“銀行有權提前贖回”條款,引入“期限可變”特點,使其更加“貌似”理財産品,但銀行實際上根本不會提前贖回,至於在銀行間市場上的投資業績,即便賠了,最後也會想辦法給這些企業高額收益。第三種則主要出現在外資銀行,也稱為結構性存款,産品一般與黃金、美元或股市挂鉤,在協議中設定挂鉤物肯定不會超出的浮動範圍,比如規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在5—8之間時”,這類産品便可提供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收益。

  2007年資本市場火爆,企業的風險偏好也高,他們也願意通過銀行理財産品進入資本市場,尤其是境外資本市場,獲得高額利潤,這時傳統理財産品仍佔據主流。

  假理財産品則在2008年以後大量涌現。金融危機使企業風險偏好大幅降低,尤其在雷曼債券風波出現後,企業對銀行理財更加不信任,往往首先要求銀行提供“零風險”,但要“高於存款收益”的産品。初步統計,張明所在銀行的“假理財”産品已佔其所有理財産品資金量的90%-95%。

  客戶需求催生了“假理財”市場,“假理財”産品的蓬勃發展,又使銀行發現了吸收存款的新渠道。目前,四大行理財産品總體規模在1萬億左右,發展空間還很大。

  張明所在的銀行目前只對大型重點客戶開展這項業務,以期通過對大客戶資金管理的綜合收入,抵消提高存款利率帶來的損失。外資銀行由於缺乏營業網點,更為倚重這種方式獲取存款。部分中小銀行由於今年放貸太快,吸收存款跟不上,也開始推廣起這類産品。

  “如果銀行對於存貸款能夠自主定價,就不會有‘假理財’産品的出現”,業內專家認為,“假理財”産品的出現,説明銀行願意也有能力在低於管制利差的情況下保持盈利,應考慮對存貸利差逐步開放,儘快實現利率市場化。(記者 謝聞麒)

責編:龐帥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