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姚景源: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

 

CCTV.com  2009年11月29日 09: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對話人: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姚景源

  主持人:

  記者 呂立勤

  主持人:本月中旬公佈的國民經濟主要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進入四季度第一個月仍在延續著今年前3個季度企穩向好的可喜態勢。一是工業生産繼續加快。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比上年同月加快7.9個百分點,比9月份加快2.2個百分點,為連續6個月同比增速加快。二是城鎮固定資産投資繼續快速增長。1至10月份,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3.1%,比上年同期加快5.9個百分點,比1至9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三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加快增長。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18億元,同比增長16.2%,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1至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394億元,同比增長15.3%,比1至9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四是居民消費價格同比降幅繼續收窄。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縮小0.3個百分點。五是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降幅進一步縮小。10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月縮小1.2個百分點。另據海關總署發佈的進出口數據,今年10月份進出口總值1975.4億美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出口值1107.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降幅較前進一步收窄,月度出口值連續4個月超千億美元。這些數據無疑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實現今年經濟增長8%的信心,但同時也有專家提醒説,儘管我國經濟“保增長”的前景比較樂觀,但仍要注意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不穩定因素和風險,不失時機地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為此,我們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就有關問題作進一步分析和展望。

  姚景源:過去我們常説這樣一句話,看我國經濟關鍵要看工業。現在,我再補充一句,看我國工業應該更多地注意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也就是注意産值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的增長。去年下半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採取措施,出臺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體現在工業上就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長變化。今年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3.8%,3月份同比增長了8.3%,到了8月份以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就超過了10%:8月份12.3%,9月份13.9%,10月份16.1%。受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去年11月到今年2月是我國工業最困難的時期。那個時候,人們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前景還看不太清楚,一些經濟學家曾爭論過我國經濟的發展軌跡到底是L型、U型還是V型?大家還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在,看了10個月的數據變化後,我們清晰地發現我國經濟確實實現了V型的反轉。在這樣短的時間內之所以能夠抵禦住國際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種種困難,首先是由於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實施並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政策措施。

  除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長變化外,從整個工業走勢看,也正在處於繼續企穩回升的階段,而且回升向好的基礎在進一步鞏固。第一,我們現有工業分39個大類,大行業是全面增長,10月份比9月份加速增長的有28個大類。

  第二,我們重點監控494種重要産品中,80%的産品産量都在加快增長,比如鋼鐵、原煤、汽車、發電量、用電量等,數據與整個16.1%的增長速度是匹配的。第三,在31個省區市中,有26個省區市的工業增速在加快,10月份比9月份的工業增長更為明顯,其中上海加快了3.1個百分點,浙江加快了2.5個百分點,江蘇加快了1.9個百分點,福建加快了1.6個百分點,廣東加快了0.7個百分點,這表明整個工業都處於企穩回升的階段。

  還有一個令人鼓舞的變化表現在企業利潤。今年1至2月,全國的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7.3%,7月份出現了轉折,7、8、9這3個月企業利潤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在39個大行業中,有27個行業利潤增長,9月份利潤增長的更達34個行業。全國22個地區的統計數據也顯示,9月份企業利潤增長了24.8%。

  我國工業發展的上述變化表明,經濟企穩回升的趨勢正在進一步得到鞏固。

  主持人:除工業增長外,我們還注意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城鎮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長十分顯著。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價格和出口值同比降幅都在繼續收窄。這些數據變化,也反映出我國經濟正在持續回暖。對此,您有何進一步的分析和看法?

  姚景源:首先談一談消費,這是今年我們議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從10月份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看,消費的確是我國工業生産之外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2%,增速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1至10月累計增長15.3%,增速比1至9月加快0.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城鎮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環境不斷改善,消費信心不斷增強,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突出,加上國慶、中秋兩節消費,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10月份的消費增長。可以期待,未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會進一步提升。

  其次,談一談投資。從統計數據看,今年1至10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始終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同比增長了33.1%,雖然比1至9月增幅回落了0.2個百分點,但回落幅度不大。特別是由於新開工項目比較多,較高的投資增長速度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從今年前3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相當高的。

  第三,再説一説出口。不可否認,出口疲軟是當前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口從去年11月份起出現負增長。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顯現,今年前3個季度出口降幅一直在20%左右。但從3月份起,出口出現環比增長,近幾個月同比降幅也持續收窄,10月份貿易順差也明顯增多,接近240億美元。特別是我們的月度出口值已連續4個月超過1000億美元,這不僅表明國際市場對中國産品的需求在明顯回升,同時意味著我們在擴大內需的同時穩定外需的政策也已取得明顯實效。凈出口的恢復性增長,有助於減輕其對我國經濟保增長的壓力,這一點很重要。

  最後,來看一看物價。我認為,從10月份統計數據看,當前整個物價水平仍是低位運行,不存在通貨膨脹。特別是今年我國夏糧豐收,秋糧也有較好收成,為食品價格的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由於食品價格在CPI中佔比最多,這將有助於整體物價保持平穩態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一攬子計劃,以擴大內需為主,消費與投資拉動相結合,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不僅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也刺激了消費,推動了經濟增長向內需特別是向居民消費需求拉動的轉變。

  主持人:從10月份的國民經濟主要數據看,大家普遍對我國經濟今年保增長的前景比較樂觀。但是,當前經濟運行中是否還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和風險呢?

  姚景源:是的。儘管在今年四季度的頭1個月裏,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了前3個季度企穩向好的態勢,但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當前國民經濟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不穩定因素和風險,經濟回升的基礎尚需繼續鞏固。仍以工業生産為例,從10月份的數據來看,重工業的增速明顯高於輕工業的增速,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速還下降了7.3%,這説明工業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看到積極向好的一面,進一步增強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視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尤其要清醒地認識到去年工業增加值基數偏低這樣一個現實,以進一步夯實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

  主持人:除了進一步夯實工業發展的基礎,我們在推動經濟結構重大調整的問題上是否還應做出更大的努力呢?

  姚景源:這是毫無疑問的。當初,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們首先要保增長,要投放相當數量的信貸,千方百計保證企業不停産,維護經濟和社會穩定。隨著當前總量增長持續回穩,我們一定要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以內需、特別是最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還要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引擎。

  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抵禦外部風險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應不失時機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調整內需外需結構,不斷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特別要提高消費在內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費預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二是大力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淘汰落後産能,推動兼併重組,防止重復建設。三是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關鍵環節,把發展服務業與調整需求結構和擴大就業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服務業市場化、産業化、社會化水平。

  歷史經驗表明,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率先復蘇並走向繁榮。在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各國正在進行搶佔經濟科技制高點的競賽,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也將隨之進入一個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産業振興的新階段。我們要在這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並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戰略目標,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方向,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使新興戰略性産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引擎,實現中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以科技重大突破和創新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科學選擇新興戰略性産業。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將會貽誤時機。目前,我國新興戰略性産業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完全可以大有作為。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發展新能源産業。要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及核能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構建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同時,還要儘快確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和市場推進措施,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列,推動中國汽車工業跨越發展。二是加快信息網絡産業發展,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後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産業成為推動産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三是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儘快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材料與智慧綠色製造體系。四是運用生命科學推動農業和醫藥産業發展。一方面,要積極發展轉基因育種技術,努力提高農産品的産量和質量;另一方面,要儘快突破創新藥物和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産業鏈條。五是繼續實施好載人航天計劃和嫦娥計劃,大膽探索空間、海洋和地球深部,有效進入並和平利用空間,切實加強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促進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和海洋産業發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資源探測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種資源。

  依靠科技突破和創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原始創新。因為,一個國家要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制高點,就不能被動地坐等技術轉移,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創成果。為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