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公司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京城新地王成鐵公雞 上市5年從未進行分紅送股

 

CCTV.com  2009年11月28日 09: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今年以來,樓市轉暖讓眾多房地産開發商不僅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更涌現出不少出手闊綽、兇猛拿地的企業。然而,拿地時的大方並不等於對股東也大方。“新地王”大龍地産借殼上市來一直未曾有過任何利潤分配。另外有不少地産股也都長達10年以上不分紅,堪稱“鐵公雞”。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A股140余家目前主營業務為房地産的股票中,剔除了*ST及ST的股票外,仍有光華控股、同達創業、道博股份、旭飛投資、華麗家族等12家地産上市公司連續超過7年沒有進行任何利潤分配了。其中光華控股、同達創業及旭飛投資均是從1996年起就連續13年不轉增不分配。儘管這些公司中如同達創業等期間曾發生過借殼重組,但“一毛不拔”的風格卻是延續了下來。

  另外,還有一些股票雖然近年來進行過分紅,但卻仍然無愧於鐵公雞之稱,如國興地産,自1997年上市以來僅2007年有過一次每10股轉贈10股;再者還有金山開發,16年時間裏只一次分紅和三次送轉,但是分配數額都少的可憐。

  是什麼使這些房地産類上市公司長期的、毫不動搖的一毛不拔呢?其中有些是業績太差,多次重組但未分配利潤卻始終為負無法分紅的,有些卻擁有分配條件而遲遲不分。

  17年的凈利才夠50億的拿地款

  京城“新地王”大龍地産也是房地産業的鐵公雞。

  經《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大龍地産2005年借殼以來從沒進行過分紅送股。其前身寧城老窯1998年上市以來僅1998年及2000年送過兩次股,在2001年有過一次配股,便再無其他分配舉措了。

  這樣的發現不由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就在十幾天前,大龍股份還斥資50.5億拍下了起價為14.1億元的位於北京順義區的天竺22號地塊,一舉擊破遠洋地産、保利、龍湖等地産大亨奪得“地王”稱號。

  《證券日報》記者曾報道過,大龍地産于2005年借殼上市,其2009年預計全年凈利潤為2.98億元,而之前2005年-2008年三年凈利潤分別只有2958萬元、3785萬元及236萬元,也就是説,即使按照業績最好的2009預計凈利潤計算,大龍地産也要17年的凈利潤才能湊夠50億元的拿地款。

  有鉅款拿地卻不進行現金分紅?

  週五下午,《證券日報》記者撥通了大龍地産證券代表王先生的手機,但聽到記者問及不分紅事宜後,他表示自己沒有權利接受採訪而拒絕回答。

  但記者從大龍地産三年的年報中看到,2006年大龍地産仍處於補虧時期,因此沒有進行分配。而2007年大龍地産未分配利潤為4565萬元,但大龍股份又表示,可分配資金數額較少,且公司2008年多個項目正處於前期拆遷或者施工建設階段,資金需求量較大而並不進行利潤分配。

  然而到了2008年末,大龍地産未分配利潤已經達到了5000萬元,卻仍以相同的原因而不進行利潤分配或轉增股。不過可以看到,大龍地産2009年預計全年凈利潤為2.98億元,如果2009年繼續做“鐵公雞”似乎很難講的通了。

  利潤仍需填舊窟窿

  除了部分有錢買地無錢分紅的房地産鐵公雞,還有相當一部分房地産公司則紛紛表態自己不是不想分,是沒錢分,因為利潤要先拿來補以前虧損的“窟窿”。

  金山開發就是其一。公開資料顯示,自1993年上市後,16年來金山開發只在1994年分過一次紅,並在1995年末、1997年末和2001年末進行過三次轉增,此後再也沒有動靜。

  金山開發的前身鳳凰股份原為國內著名的自行車製造廠,出産的鳳凰牌自行車是與永久牌自行車齊名的全國知名品牌。可惜的是,這家老牌自行車廠面對市場的嚴峻考驗,越來越難以維持經營,毛利潤持續下滑,利潤越來越薄。在這種情況下,分紅自然沒了“想頭”。

  2005年末,鳳凰股份原大股東上海輕工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劃轉給上海市金山區國資委。金山區國資委因此成為鳳凰股份的第一大股東,並將公司更名為“金山開發”。隨後,金山開發開始剝離原自行車業務,逐步向房地産開發和市政基礎建設方向轉型。

  不過,儘管已經轉型近4年,但轉型後的金山開發在分紅方面已經沒有動靜。

  “沒有分紅是因為此前歷年有虧損,所以利潤需要先拿來彌補虧損。”對此,昨日,金山開發證券事務代表章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轉型之後業績逐年好轉,但轉型到房地産時間很短,所以利潤積累還需要時間。”

  查看轉型後公司的財務報表可以發現,金山開發的業績較之前確實得到了明顯改善,但相較于眾多同行,卻依舊不盡如人意。

  最新的三季報顯示,金山開發報告期凈利潤僅僅330.13萬元,每股收益為0.0093元。另一方面,目前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潤仍為負值,即每股-0.4940元,因此如果公司短期內利潤沒有一個較大的增幅,一時半會也難以填平以往虧損並累計下正的可分配利潤。投資者等分紅,看來還需時日。

  “舊瓶裝新酒”的後遺症

  此外,還有不少中間曾經經歷借殼重組,“舊瓶裝新酒”的上市公司,也大部分將不能分紅的理由歸結為歷史後遺症。

  如同達創業從1996年起就沒有再分過紅了,不分紅時間長達13年。週五,同達創業董秘薛先生對記者表示,我們是沒有能力分紅,未分配利潤一直是負的,有利潤也補前期的虧損了。13年曆次重組經營困難,原來叫新亞快餐,後來又叫岳陽發展,現在叫同達創業。

  問到何時能有分配能力,薛先生表示沒有大概的時間,“我們一到九月份的凈利潤只有幾百萬,而現在累計的凈利潤還是-1900多萬元。”薛先生説。

  位於廣東汕頭的宜華地産則最近才剛剛填平前期“窟窿”。

  宜華地産借殼之前為光電股份,而該公司僅僅在2000年,即上市的第一年進行過轉增和分紅。2007年,宜華地産順利借殼光電股份上市,當年末公司凈利潤就達到了1.13億元。不過,往後兩年多,公司依舊未能進行分紅。

  “我們是借殼上市的公司,需要彌補虧損後才能分紅。”昨日,該公司一位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如果能分配的話,還是會進行分配的。”

  而從宜華地産近期財務報表來看,公司2009年中報的每股未分配利潤尚為每股-0.0824元,但到了三季報,已經一舉扭虧,變為每股0.0402元。對於期盼分紅的投資者來説,這或許是一個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責編:龐帥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