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股市要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爆炒,創業板套住投資者

 

CCTV.com  2009年11月09日 08: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28隻股票平均換手率達118.49%,但一週總市值較首日收盤縮水160億元

  我國創業板首批新股掛牌上市已有一週時間,雖然28只股票並未持續單邊下跌,10月30日留在所有股票K線圖上長長的上影線,卻成為大多數首日殺進創業板新股投資者心頭的痛。在有關方面警示盲目投資創業板新股存在風險的情況下,中小投資者為何仍然“義無反顧”走上等待“解套”之路,值得思考。

  一週來機構專用席位僅買入過3只股票

  在上市首日盤中股價瘋狂上漲,卻突然遭遇尾盤跳水之後,經歷一週的上下震蕩,到11月6日收盤,所有創業板股票均較上市首日炒作達到的最高價大幅下跌。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每日發佈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創業板股票上市一週以來,機構專用席位僅僅買入過3只股票,其中金額最大的一筆是某機構專用席位在上市首日買入1088萬元的南風股份。中小投資者,卻成為了買賣創業板股票的主力。統計顯示,在10月30日上市首日有25.26萬個人投資者賬戶買入了創業板新股,佔當日創業板股票交易量的比例超過97%。

  在28只創業板股票中,漢威電子本週五的收盤價已經較10月30日的最高價下跌了46%。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創業板股票在上市後每日的換手率逐步下降,意味著在上市首日買入的多數中小投資者開始“苦苦”等待“解套”。對此,東方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鄧宏光對記者表示,創業板股票目前的上漲和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基本面,成為資金面上大資金與中小散戶的博弈場。

  教訓慘痛卻沒能教育投資者

  在創業板開板前,交易所與媒體就不斷警示盲目投資創業板新股存在的風險,但在股票掛牌上市後,面對如此巨大的股價波動,為何仍然有大量投資者入市?

  從深市中小板新股到2007年中國石油上市,A股並不缺乏新股在上市首日經歷炒作,從而致使投資者隨後大面積虧損的事例。深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間發行的223只中小板股票,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虧損比例過半,其中個別股票的投資者賬戶虧損比例甚至高達99%。

  有業內專家分析,雖然上述教訓就在眼前,但中小投資者在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卻希望追求投機收益的情況下,最容易在上市首日的“追高”過程中“被套”。由於多數創業板新股在上市首日尾盤大幅回落,因此除非後市連續大幅上漲,否則投資者“解套”的過程估計將較為持久。

  追捧高成長股、績優股風險也不容忽視

  深交所在一篇投資者教育研究報告中指出,創業板市場波動如此劇烈,主要原因在於,創業板公司普遍存在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所處行業特殊,經營模式創新型等特點,這就使市場對這些公司的估值缺乏較為可靠的標準,投資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容易交替出現極度樂觀與極度悲觀的判斷,進而導致大盤整體振幅加大。

  而面對極大的市場性風險與投機獲利心理並存的情況,創業板上市公司掛牌上市一週的起起伏伏可能僅僅是個開始。

  深交所方面的研究報告表示,在證券市場中不少投資者容易産生一種誤解,認為炒作績差股、概念股存在風險,而追捧高成長股、績優股風險並不高。但事實是,即使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炒作風險依然不容忽視。長江證券資深策略分析師張凡認為,中國創業板未來可能仍將面臨股價的上下起伏。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在國內投資者普遍對自己投資的公司基本面不熟悉的情況下,若是覺得定價過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夠充分、自己對公司與行業了解得不充分,就不應該去投機,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投資者不必要的損失,也可以反向約束投機者的大幅炒作。

  (據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 新華社記者 楊毅沉)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