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房産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企再成二三線城市地價推手

 

CCTV.com  2009年11月06日 09: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搶地”公司均有大筆資金支持;囤地的背後是央企對中國城市化帶來土地增值的長期預期

  央企“搶地王”現象再現。這一次,央企不再駐足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而是轉戰二三線城市,高價奪得當地地王或單幅大面積地塊;而這一波搶地的主角,也不再是那些陌生的面孔,而是業內熟悉的中海、保利、中信、招商、華潤等央企地産商。

  8月24日,國土資源部發佈關於“土地批後監管”的“禁令”,嚴查囤地,但緊接著,重慶、大連、青島、杭州和南京都不斷傳來新地王的消息,“禁令”似乎不能消減“搶地”的熱情。

  今年土地市場的熱度,甚至超過了房屋銷售市場。對於企業來説,當土地也變成了一種投資品時,逐利是其首要目標。央企轉戰二三線城市囤地的行為,反映了其對城市化進程的樂觀預期,期待土地紅利持續增加其利潤。而這是否造成新的地價和房價泡沫,成為當下爭論的焦點。

  央企轉戰二三線城市“圈地”

  繼5月份至年中中國電子、中化方興領銜推高一線城市地價之後,央企在二三線城市再次發起“圈地運動”。

  10月29日,中海地産與九龍倉聯合以總價41億元奪得重慶江北嘴CBD體育公園地塊。此價格刷新了今年6月保利地産在重慶拍下鴻恩寺地塊的38.1億元的記錄,成為重慶今年的新總價地王。

  11月2日上午,中信地産以36億元的總價拿下津南區八里臺鎮天嘉湖北側一塊掛牌出讓的土地,該地塊也是2009年天津土地市場地塊面積和總地價的雙料“地王”。地塊面積約為248萬平方米,總價36億元。

  央企拿地的大手筆遠超2007年。保利地産僅9、10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就在土地儲備上投入近200億元。

  華潤置地也不示弱。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今年4月到10月中旬,華潤置地在全國囤地12幅,足跡遍佈合肥、福州、南京等地,加上向母公司華潤集團購入的五個地産項目,華潤置地的土地儲備共增加236萬平方米。

  進入9月份後,上半年在土地市場顆粒無收的招商地産也開始在全國攻城略地。9月17日,招商地産攜手香港九龍倉,以6.41億元總價成功競得天津河東新區一地塊。

  “搶地”央企均有大資金支持

  作為中國建築A股上市打包資産的中海地産,上市後融資400余億,資金充裕。進入9月份,中海地産開始大舉拿地。

  7月25日,招商地産的定向增發方案亮相,公司大股東也如業界猜測擬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地産項目,隨後招商地産即啟動了土地攻勢。

  招商地産董事總經理林少斌坦言,“從今年初開始,公司就一直計劃拿地。但我們屢戰屢敗。”主要原因還在於上半年土地價格升得太快。而招商現在拿地則傾向於二三線城市,和其他企業合作進行。

  而華潤、中信等央企地産商,在今年也獲得了多家銀行大筆授信。“現在買地資金成本很低。”一央企地産商表示,目前市場的流動性過強,投資品的價格增長過快,土地已經逐漸成為投資品。

  民生銀行近日發佈的《地産金融藍皮書》認為,央企和國資今年涌入房地産市場有三大因素:首先,融資能力強,融資成本低;其次,央企主業很多産能過剩,房地産行業去庫存化進度遠比其他行業理想,國企急於擴大地産比重;再次,央企多為壟斷性行業,可以用壟斷行業的利潤彌補房地産行業短期的微利甚至虧損,以快速擴大地産份額。

  由此,民生銀行認為,“國進”不僅僅是貨幣政策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伴生現象,更是現行經濟體制和政策的必然産物。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