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房産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房地産又成外資"獵物" 調控樓市需更多智慧

 

CCTV.com  2009年11月03日 10:3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瞭望  

  原題:房地産泡沫邏輯

  繼2006~2007年的那一輪房地産泡沫之後,當前國內一些大城市的房地産市場,又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價新高,製造了更為可觀的資本泡沫。

  人們還記得2007年10月之後,深圳房價整體下跌超過30%的那場泡沫蒸發,大批炒房客淪為“裸泳者”,樓市震蕩令人心悸。

  如今,深圳又成為新一輪泡沫的領跑者。今年9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達到創紀錄的20940元/平方米,較深圳官方公佈的2月份10770元/平方米的低點,上漲94%,7個月內房價幾近翻番。

  上海、南寧、長春等一些大中城市不甘落後,房價同樣創出新高。各大城市傳來的信息表明,迅速躥升的房價有可能脫離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對此須保持高度警惕,並採取積極的應對之策。

  當前中國實體經濟仍處於回暖恢復期,尚未完全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新一輪房地産泡沫,從外部環境來看,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視為這一場金融危機之“賜”。中國這個“世界工廠”一旦失去足夠的外需支撐,其內部資本必然要另擇途徑,這時,房地産又一次成為熱錢的獵物,境外炒家也隨風而至。

  壟斷行業及上市公司,以一擲千金之勢,製造著一個又一個“地王”,將“高地價→高股價→更高地價”的故事演繹至極,其背後是中國經濟的巨大尷尬:當這個國家已擁有足夠的金融資本,無須像十多年前那樣苦求外資相助的時候,它是否有能力把錢用到安全的地方?

  以中國經濟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房地産業在今後較長時間內,仍擁有巨大增長空間。國際國內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房地産市場不是靠投機拉動的。住房雖具有資本屬性,但它更是人民大眾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場所,一個文明的社會必須為公民最為基本的住房需求提供“免於匱乏的自由”。在這方面,發達國家已探索出一條金融政策路徑:將保障性住房設計成一個能夠大規模吸納流動性,並提供穩定回報的中長期投資品。這個思路必須進入決策者的視野。

  《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在2007年已經提出了,這項工作的現狀,正如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描述的那樣——今年國家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全國共需投入1676億元,其中,中央投入493億元,佔29.4%;地方配套1183億元,佔70.6%,落實困難。截至8月底,保障性住房建設完成投資394.9億元,完成率為23.6%。一些地方由於配套資金不到位和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準備不足,可能難以完成今年的建設計劃。

  這邊廂,商品房市場“高燒”;那邊廂,保障房建設之乏力。這表明,中國還需要更多智慧,將人民大眾的住房需求,化作推動經濟良性發展與社會和諧的真實動力。□(文/王軍)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