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公務員理財:一個目標、兩個前提、三種習慣

 

CCTV.com  2009年10月26日 14: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公務員的收入特點:目前公務員的薪酬是“低工資、多補貼、泛福利”的模式,相當一部分勞動報酬是以非商品的形式無償提供給職工,不進入工資。

  這種收入特點決定了公務員的拿到手的現金並不會特別多,從理財的角度看:公務員收入穩定、保障全面,但也正因如此,針對公務員群體的理財方式往往會走兩個極端,一種是極其保守,堅持“零風險”觀念,只把資金存入銀行或購買國債,對基金、股票敬而遠之;另一種是因為沒有後顧之憂,走高風險、高回報路線,將家庭資産絕大部分置於股市之中。

  作為公務員,如何正確理財?怎樣配置各項資産?我認為,公務員理財可以概括為“一個目標、兩個前提、三種習慣。”

  一個終極目標:幸福

  理財、投資、錢生錢的目的是什麼?收益最大化嗎?我們都知道,錢只是滿足需求的工具和手段,理財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用錢生更多的錢”,而是“用錢生合適多的錢,來追求我們的幸福”。既然“幸福”才是理財的終極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對“幸福”的標準從時間、金額上做具體的量化,確保在需要時手頭正好有充裕的資金。比如三年後改善住房條件,十年後送孩子出國,十五年後為孩子購置婚房,退休後安排長途旅遊等等。理財目標細化之後你會發現,生活的壓力並非想象中那麼大,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不確定結果的恐懼。我接觸過的很多客戶第一句話就問:“你們哪種基金賣得好啊?哪個理財産品收益高啊?”全然不顧自己的理財目標需要何種收益的支撐。這時,我會耐心跟他們溝通,幫助客戶明確理財目標後,再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理財方案。通過理財有效預見並規劃收入與支出、提升生活水平,才不會讓財務問題阻礙你過上更高層次的生活,也不必承擔沒必要的風險。

  兩個問題:知己,知彼

  理財不是拍腦袋的事,在做理財之前,請大家問自己兩個問題:

  1.我對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是否充分了解?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理財,很大程度上是在具體理財目標的前提下,實施的“家庭具體情況”和“各種理財産品”之間的匹配。這種匹配,需要對自己家庭的生命週期、職業特徵、收支特徵、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習慣等有所了解,同時對市場上的理財産品有基本了解,合理選擇投資工具,科學搭配組合,以求得投資風險與收益的最佳結合。實際上,不少家庭並沒有做到“知己知彼”,就“隨大流”購買各種理財産品。 最後帶來的往往是“ 不匹配”,而這種“不匹配”容易導致對收益的貪婪、對風險的恐懼。

  2.我對産品了解嗎?這點更容易理解,即是“知己知彼”中的“彼”,很遺憾的是大部分人並沒有意識到。我所接觸到的投資者更多的是跟風買産品,這往往會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投資損失。大部分客戶很難做到對市場上所有理財産品的風險、收益情況都瞭如指掌,不必擔心,您需要的只是專業理財師的協助。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