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祖孫三代話理財

 

CCTV.com  2009年09月26日 09:5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78年之前:持票走天下

  “哪有錢呀?能吃飽就不錯嘍。”今年已近八十高齡的張爺爺提起所謂的理財,滿頭霧水,直到CBN記者解釋説“賺錢存哪兒”才大聲地感嘆道。張爺爺一輩子生活在河南大別山區的小山村,雖然兒子已經成為城市人,他還是和老伴住在自家的大瓦房裏,一年裏來城裏住上兩個月。

  講起那段歷史,張爺爺連連搖頭,“太窮了,幹什麼都憑票,沒有錢的。”在那段國家統一管理生産計劃的年月裏,一切都按照計劃來。作為大多數人的唯一生活來源,糧票對一家人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時隔多年,張爸爸還記得當年家裏省吃儉用的情景。“糧票好像總是不夠吃,每天的感覺都是餓。晚上要在煤油燈下熬到很晚做針線活,可以換回一些需要的東西,也算是創收了。”張爸爸是山溝溝裏飛出來的“金鳳凰”,是改革開放後的首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分配到天津某國企,在當地娶妻生子從而躋身為城市人。

  80年代:買國庫券是愛國

  “我可是最早買國庫券的一批人,80年代就懂得理財了。”面對CBN的提問,張媽媽語氣頗為自豪,不過這在當時卻並非是張媽媽自願。

  國庫券是上世紀80年代理財的一個鮮明特徵。1981年起,國家恢複國債發行,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並於1982年發行首張1元面額的國庫券,這是首套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國庫券。

  不過,在那時購買國庫券並不是出於理財的考慮,而更多的是愛國意義。“我剛上班的時候,每個月工資46元,有20塊錢是以國庫券的形式發的。”張爸爸回憶説,這一度讓張媽媽很是苦惱,因為最初,這些國庫券不能出售轉讓,只能等到期後去銀行兌付。“家裏那麼窮,還發了些‘死錢’,害怕丟了,得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張媽媽告訴CBN,不過她還是覺得,“要支持祖國建設嗎,肯定要買的。”

  也許是國庫券這段歷史,張媽媽後來一直沒有碰過債券投資,甚至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銀行發售國債最為火熱的時候都沒能動心。

  90年代:“股民”上場

  從1986年,鄧小平將“飛樂音響(600651,股吧)”的股票送給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翰凡爾霖的那天,股市成為無數老百姓驚喜或者心碎的投資之地。

  “90年代中國股市門檻很高的。”張爸爸回憶説,1997年他想擠出點零花錢去炒股,可是當時天津市區的證券公司對散戶的要求是必須有5萬元以上的保證金才給予開戶。“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天文數字。沒辦法,找一個同事的同學,她是一個證券公司的主管,在她的關照下,我湊足了5000元這才算開了戶。”這段回憶讓張林也大驚失色,作為一個21世紀資深小股民的他,開戶沒花一分錢,“證券公司還送了一把雨傘、一個水杯。”

  和大多數人一樣,張爸爸並沒有在股市裏賺到什麼錢,“我的優點在於敢於嘗鮮。”張爸爸笑著為自己辯護。確實,在上世紀90年代末,張爸爸不僅是“股民”還是“基民”。“那時候買的都是封閉式基金,跟買股票一樣,也沒有長期持有的概念。”張爸爸認為,反倒是開放式基金在2004年之後的火熱,使之真正成為一項普通居民的理財方式。

  21世紀:多元化投資

  今年28歲的張林搭上了“80後”的早班車,但卻比一般“80後”的生活看起來穩定得多。在天津出生長大的他,在北京讀完大學後順利地在首都安定下來。由於大學時的“早戀”行為,張林早早走入了婚姻。也正因為早早結婚了,張林有了目前人生最得意的投資——買房。

  2003年大學畢業之後在父母的資助下,他在北四環貸款買下80平方米的兩居室,現在市值已經上漲近三倍。而今年年初,他又用自己的積蓄在市中心投資了一個40平方米的小戶型,“爭取以租還貸”,對於買房投資,張林頗為得意。

  進入21世紀,商品房的改革也讓更多人選擇買房來投資,這無疑是理財一個很重要的變化。“不管是實體還是虛體,人們敢負債了,投資的花樣也更多了。”張林説,“這大概是一個時代的進步吧。”

  和張爸爸一樣,張林是“股民”也是“基民”,他還是一個“金民”,“之前是用手上的閒錢買點金條,現在都是紙黃金了,投資不多,賺些零用錢而已。”張林説。此外張林還是一個“房奴”、“卡奴”,他手上有近20張銀行卡,光是信用卡就有七八張。“現在銀行的活動越來越多,合理利用信用卡,能省不少手續費,還能享受各種優惠活動。”張林笑著説,“再説了,卡片都很漂亮,就算收藏也好呀。”

  從“投資無門”到“經營有道”,祖孫三代的理財故事還很長……不過,他們一致的觀點是,理財很重要,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為了理財而喪失生活的質量和樂趣,快樂最重要。

  相關鏈結:

責編:劉洋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