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家:散戶最好別碰創業板 不適合長期投資

 

CCTV.com  2009年09月18日 11:2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08分報道,中國證監會昨天(17日)晚上公佈,首批參加創業板發行審核的7家企業全都有條件通過。

  專家:散戶最好別碰創業板

  A股市場向來有“追新”和“炒新”的傳統,創業板“排頭兵”上市首日會不會也被爆炒?《投資者報》執行總編輯何剛認為:

  “他們上市之後應該有可能漲幅比較高。

  創業板公司最大的特點,不能用歷史和常態的眼光估算它,未來成長不確定的風險也會比一般主板藍籌公司大得多。

  每一次主板的IPO重啟,比如今年IPO重啟之後,剛剛上市的企業也會被相對爆炒,這個是要反映整個資本市場的供不應求的情況比較嚴重。我個人覺得第一批的創業板公司上市之後,股價的上漲空間確實會比主板或者其他板塊大得多。”

  不少人認為創業板上市會衝擊A股市場,但何剛的看法是,一兩年內,都不用擔心創業板會對市場資金形成分流:

  “在短期之內完全沒有影響,審批的7家公司,即使全部通過,他們的計劃融資額不到23億,平均一家大約是3億,最高一家5億多,最少一家1億多。這樣的資金量在A股市場裏每天成交2千多億的情況下,是可以忽略的。我們全部算上,現在有155家企業申請,149家正式受理,他們的預計募資總額是330個億,這麼多的企業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集中上市的話,對於市場的短期資金壓力,相當於一個中國建築業較大企業,當然有一定的資金壓力。但是總體來講在未來一兩年之內,我們都不要擔心創業板會對市場資金形成分流。”

  大家都在拿中國創業板同美國納斯達克比,但是真能在中國上演納斯達克神話嗎?在何剛看來,短期難以複製,但長期可以期待:

  “我認為我們應該抱著這樣的期待,因為中國整體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從未來長遠來講,中國有可能創造出新資本市場的神話,類似于納斯達克的市場我們不是完全不可追趕和超越的。但是目前創業板剛剛開始,無論規模、産業結構、投融資的體系跟美國都不太一樣。從納斯達克多年發展的結果來看,公司的多樣性、成長性、創新性都是全球唯一的,別説我們短期內無法複製,英國包括香港的港交所,法蘭克福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創業板,都不是特別成功。”

  現在投資者對創業板的心情很矛盾,既期待已久,又擔心它有被人為操縱的風險。創業板會成為投資者的福地嗎?何剛建議,廣大散戶最好別碰:

  “從中國目前大環境來講,也缺乏比較充分的創業創新的社會環境和氛圍。而且從一些創業板目前上市公司來講,雖然是很好的公司,但是他們的創新性,科技的技術含量還是不夠。作為投資者來説,創業板在全球來看,都是偏好風險比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到創業板,多數的投資者特別是散戶,很多時候還是尋求比較穩健的可持續的回報和收益,不太適合去創業板保險。實際上在我們主板1600家企業裏面,有非常好的優秀的藍籌公司適合更大多數投資者選擇。”

  確定投資目標看“三點” 投資時機分“三種”

  與主板相比,創業板最大的特點就是機會多,但風險大。這種風險,除了由於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相對比較小,股價更容易大幅波動以外,還表現在公司抗風險能力相對比較弱,退市風險遠高於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那麼,面對創業板,究竟該不該進場?一旦進場,又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中國之聲連線記者申玉彪,為大家進行一些提示:

  主持人: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投資創業板,有什麼限制嗎?

  記者:《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辦法》規定,投資者申請參與創業板市場,原則上應當具有兩年或兩年以上的交易經驗。比如王小姐在2007年4月1號開戶,直到2008年4月1號才正式買賣股票;那麼到目前為止,儘管張小姐已經開戶兩年,但並不具有兩年以上的交易經驗,因此不具備參與創業板投資的資格。

  主持人:面對創業板上的企業,我們該如何確定投資目標,畢竟這些企業大多數都是我們不太了解的?

  記者:我們可以拿這次首批7家公司舉個例子。首先可以看發行價。這7家中萊美藥業發行價最低,而神州泰嶽發行價最高。儘管發行價並不能衡量一個公司的投資價值,但從其發行價以及背後的市盈率,人們還是能看到價值的空間。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行業。首批7家企業中,萊美藥業和樂普醫療就最被看好。因為新能源、生物醫藥和IT是最被人們看好的前三大行業。

  再有就是看成長性。成長性一直是機構炒作的關鍵因素,那麼,7家公司誰更有成長性呢?在7家企業的相關數據中,2007到2008年度凈資産收益率連續增長的只有3家,分別是特銳德電氣、萊美藥業、南方風機,其中特銳德電氣增長最多。

  在對創業板股票的分析上,與常規的分析方法有所區別。其中,未來成長性、行業擴容力以及企業領導層等情況是對創業板股票最重要的分析依據。

  主持人:很多人對上市首日都卯足了勁,對上市首日投資你有什麼建議沒有?

  記者:典型的介入時機有三種:一是開盤價介入。這是相對“中性”的介入方式。介入後,既有大漲機會,也有大跌風險,投資者可以視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決定。

  二是急跌後介入。這種介入方式成本最低、風險最小,但需要謹防“貪心”過重,跌了還盼跌,錯失介入良機。

  三是急漲後介入。這是僥倖心理,以為股票還會大漲。其實,大漲後的股票風險大於機遇。所以,要儘量避免用這種方式介入,寧願錯過,也不要做錯。另外,創業板股票“變臉”很快,不適合長期投資。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