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銀行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銀行 還有多少“潛規則”?

 

CCTV.com  2009年09月02日 11: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強制房貸險、強制辦存摺時必須開卡、強制必須採用劃卡代扣方式才能繳費,銷戶要到開戶行,開網絡銀行要捆綁U盾和手機銀行……其實不少銀行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潛規則”,律師表示,銀行這些潛規則,其實是無視消費者選擇服務的權利。

  強制房貸險、強制辦存摺時必須開卡、強制必須採用劃卡代扣方式才能繳費,銷戶要到開戶行,開網絡銀行要捆綁U盾和手機銀行……這些幾乎是每一個消費者都遇到過的事,而大多數人,都選擇默默接受。到底銀行還有多少“潛規則”?

  讓人抓狂的潛規則

  近日,記者到某銀行去開通網上銀行,結果該銀行表示,要開通網上銀行,就必須開通手機銀行,另外再購買一個U盾。當記者告訴該櫃員,自己手機不上網,開通手機銀行沒用,該櫃員又告知記者,如果不開通手機銀行,那就開通短信銀行。面對這種需要收費的附加服務,記者提出是否可以都不開通的時候,而櫃臺人員告知記者:“手機銀行、U盾和網上銀行或者短信銀行,這些都是配套的。”

  記者通過調查之後發現,被銀行“潛規則”煩惱的大有人在。羅先生最近就非常鬱悶,他丟了銀行卡,打電話到銀行挂失後,銀行要求他5天內要去開戶行正式挂失,然後在開戶行辦理新卡。這可讓他犯難,“這張銀行卡是在老家山西辦的,難道我還要特別飛回去一次……”

  最鬱悶的可能要屬喬先生了,最近兩個月他跑了4次某銀行,可是,每次去工作人員都説存摺消磁了,就這樣2個月換了四本嶄新的存摺。納悶的喬先生把此事告訴自己銀行上班的朋友,朋友説:“這是行業吸儲的潛規則。消磁一次,存款就轉存一次,就給辦理業務的櫃員增加一次存量。”

  臨近開學,也有不少家長表示,在給新生發送的錄取通知書中,不少都夾帶了特定的銀行卡和手機卡,並聲稱學生可自願選擇是否開通號碼,但同時又表示,如果不開通,可能收不到學校發送的信息……

  其實不少銀行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潛規則”,律師表示,銀行這些潛規則,其實是無視消費者選擇服務的權利。

  市民:不願意花冤枉錢

  王先生:多次受潛規則困擾的王先生認為,銀行的潛規則都是無視消費者的權利。“我覺得,無論是開卡還是辦折都是銀行的基本業務,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其中一種,銀行無權強制要求消費者只能選擇某一種,更不能要求消費者必須捆綁對銀行更有盈利空間的業務。”

  羅先生:在成都無法為山西辦理的銀行卡銷戶的市民羅先生認為,在數據化的信息時代,同一家銀行的數據應該都是在同一個大的數據庫裏面,銀行在任何一個網點以合法的程序刪除另一個網點的數據是完全有可能的。“現在銀行天天在喊,休眠賬戶造成了管理資源的浪費,但同時又設置一些門檻,讓客戶不能很方便地登出不需要的賬戶。”

  余星:被強制開通手機銀行的余星認為:“銀行通過連帶業務進行經濟創收,並在行業內形成這種風氣,這就是用霸權損害客戶的利益。雖然短信通知業務挺方便的,但是銀行不應該強行讓消費者選擇這項業務。”

  孫女士:“手機銀行每年要24元,再加上年費,每年的固定消費都是30多元,如果卡裏沒多少錢,為何要選擇這麼貴的服務呢?而且很多人都不只一個卡,如果都這樣,每年消費者將有一筆‘不小的開支’花在這種‘奢侈’的消費上,不划算。”

  金先生:“現在我國的銀行法還不健全,作為消費者應該看緊自己的腰包,在辦理業務時要多問個為什麼,事實證明,消費者在消費時較真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在遭遇銀行潛規則時,消費者除了無奈,只能照辦。甚至有市民為了不增加麻煩,現在都只跟自助設備打交道,儘量避免跟銀行營業人員打交道。

  銀行:只是為了方便客戶

  記者聯絡到被市民投訴最多的某銀行,該行個金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銀行的一些做法,都是出於便利客戶,保護客戶賬戶的安全性。而銷戶要到開戶行辦理,是因為開戶行更加熟悉客戶的情況,客戶回到開戶網點辦理銷戶安全性更高。如果同一家銀行隨便在哪個網點都可以辦銷戶,就有可能會增大他人假冒客戶名義銷戶的風險。

  至於辦理業務綁定其他業務,該負責人表示,一般銀行是不會強制客戶辦理的。網點工作人員會根據客戶辦理業務的情況,從便利性、安全性出發,向客戶推薦相關的一些産品,如果客戶拒絕辦理,工作人員是不允許強迫客戶辦理的,但不排除一些工作人員存在操之過急的情況,客戶若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銀行進行投訴。

  律師:損害消費者選擇權

  四川高揚律師事務所喻遠軍律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不少朋友向他反映過銀行潛規則的問題,他仔細研究了銀行的一些條款,發現銀行不少潛規則和服務條款都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損害了消費者選擇權。

  市消委也會指出,銀行強行要求消費者開卡、開通手機銀行等做法,片面追求利潤,不僅違背了消費者的意願,而且違背了國家法律的禁止性規定,這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有權自己選擇服務的精神是相違背的。隨著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金融市場步伐的加快,部分國內商業銀行的這種做法在嚴酷的市場法則面前,將面臨著消費群體流失和市場份額減少的嚴峻形勢,銀行業應當認真審視。

  相關鏈結:

 

責編:程振宏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