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公司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見證民企突圍 專家揭秘研祥逆勢飄紅秘訣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16:1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去年四季度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對中國經濟産生了較大影響。去年三季度經濟增長9%,四季度增長6.8%,今年一季度更是下滑到了6.1%。針對這一情況,中國政府正在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截止到2009年第二季度,國家的一系列經濟促進措施初見成效,但是對於出口額下滑的抑制還不是很明顯。

    雖然面臨內需不暢,外需下滑的現狀,依然也有不少企業不願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逆流而上,勇敢出擊。而具備抗風險能力和危機意識的企業多是依靠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的高科技企業。這種現象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0年前,深圳的變化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面啟動;30年後,國際金融危機對於珠三角沿海經濟的波及也是異常嚴重。作為中國經濟最敏感的神經和最活躍的主體,民營經濟的發展始終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從深圳更是窺一斑而可見全豹。一個企業的發展狀況往往體現了一種力量的滋生,一個區域的經濟往往揭示了一個城市的未來。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沿海地區一大批以出口外向型經濟為主的企業紛紛把目標轉向國內,一方面積極苦練內功,韜光養晦,另一方面抓緊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內需。但是研祥集團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在2006年就牢牢樹立了其中國特種計算機行業龍頭的地位,同時還在2008年大膽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開闢了一片新的戰場,並且捷報頻傳,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

    日前,在國內權威財經媒體和訊網的帶領下,一大批經濟學專家、學者紛紛南下,到廣州、深圳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為中國經濟發展進行調研,並深入企業,了解優勢企業的成功經驗,為建國60週年獻禮。同時,和訊網推出大型專題“建國60週年”,以“見證民企突圍”為突破口,專程來到深圳研祥集團調研,深入挖掘研祥集團面臨金融風暴依舊實現逆勢飄紅的秘訣。著名經濟學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曉紅、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説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業良等專家學者還和研祥集團的高層進行了深入的座談,共同探討新經濟背景下中國民營企業如何選擇進軍海外的時機,以及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應對市場、選擇競爭策略。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珠三角地區的加工製造業産生了劇烈衝擊,卻對研祥集團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毫發無損,正是得益於此。同時在市場策略上,研祥也避免了進入歐美等國的經濟雷區,而是把海外市場的目標對準了俄羅斯、印度、以色列、中東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一方面不受美元帶來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對於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很高,也為研祥08年的海外市場賺取了第一桶金。

    除了勇敢的走出國門,研祥還積極地採取“引進來”措施,並不是進口設備和資金,而是把更多的海外客戶請到中國來,讓國外的客戶了解中國的科技,中國的實力。從而可以更好的為企業開展國際業務鋪平道路。

    2009年6月,來研祥參觀的包括歐洲、中東、南美以及亞太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代表,全部是計算機企業,因此這些企業代表對於研祥的生産線、研發實力也擁有濃厚的興趣。研祥多年來迅猛發展的制勝法寶就在於自主創新,自主創新的基礎是科技研發。研祥擁有一支龐大而專業的研發團隊,達1500人,本科以上學歷佔到95%。研祥每年用於研發的經費佔總銷售收入的10%左右,並逐年上升,每年開發的新産品達整個銷售額的40%左右。公司秩序井然、平穩生産的數十條生産線也是國外極為少見的,令很多代表印象深刻。以色列硬體工程師Milper難掩興奮地説:“這是一次令人驚奇的參觀,你們的生産線既有特色又有條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你們能生産出這樣優質的産品,我願意把EVOC品牌推薦給每一個人。”此外,今年研祥繼續擴大研發規模,佔地23萬多平方米的研祥中試/生産基地正式投入建設,建成後將可直接安置3000多名勞動崗位,新增工藝設備儀器600多套,最終實現年産值50億元以上,成為亞洲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生産研發基地。緊接著,位於西安的研祥研發基地也隨即破土動工,真正覆蓋了全國的主要區域。

    之所以選擇在危機來臨時依舊堅持創新的突圍,是研祥在最初的戰略規劃中就已經做好了打算,始終視創新為生命線,在動態的創新中堅持專業化領域的發展。

    對於國際金融危機的來襲,很少有企業可以做到未雨綢繆,研祥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研祥集團從創業至今的16年裏,始終堅持一個發展目標,根據市場導向和技術發展及時調整戰略目標,從行業選擇到目標策略上都有效的避免了危機帶來的影響。在深圳創業的研祥也曾一度面臨研發投入大,土地價格偏高,經營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問題。當時,北京、杭州、長沙、大連、西安等逐漸崛起的內陸城市和周邊諸如汕頭、珠海、中山等城市紛紛向研祥拋來橄欖枝,希望研祥能夠將生産基地遷離深圳,到當地發展,同時還開出了很多優惠的經濟政策和人才安置計劃。但是經過一番比較和考量,研祥最終還是選擇留守深圳!一方面由於深圳成熟和完備的産業結構,另一方面也由於深圳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便利條件。更為重要的是,研祥看中了深圳在産業結構調整之後的前景,高科技企業將是深圳經濟構成的主體,低端製造業和污染、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遷離深圳,雖然暫時會經歷改革的“陣痛”,但這對於深圳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如今,也有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在研祥集團的榜樣帶動下不斷尋求突破,一方面轉型、另一方面在市場上尋求更大的突圍。只有突破自我,才能夠獲得新生。

  相關鏈結:


 

責編:任威風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