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2009年5月底開始地價房價比調查。其中北京被抽查的21個房地産項目中,鼎城項目的樓面地價2000多元/平方米,房價為15000元/平方米;而潤澤悅溪樓面地價僅僅253元/平方米,房價卻賣到2萬元/平方米。
北京最暴利樓盤現形。
按照國際慣例,正常房價收入比3至6倍,租售比在1:200到1:100之間較為合理,然而不少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租售比都出現了嚴重扭曲。以北京為例,有數據顯示,北京2008年房價收入比是13.6倍,而租售比1:325。從最近的樓市數據來看,全國房價都呈現上漲局面,新的地王不斷涌現。目前房價已經嚴重背離了消費者的經濟承受力。公佈地價房價比,也有利於消費者對當前房價的合理性作出理性價值判斷。
客觀地講,土地從購買到開發銷售一般有2至3年甚至更長時間,在此期間,房價會隨市場變化不斷調整。房價與地價之間並無直接對應關係。但是地價253元房價2萬的最暴利樓盤令人無法釋懷。
房價成本構成到底該怎樣算呢?一般説來,房價成本主要包括:地價成本、建築安裝成本、各項配套成本、企業運營成本與相關稅費。由於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同,房價成本還存在房産所處地域、樓層、季節等個性差異,企業運營成本構成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是除企業經營等彈性成本需要進行綜合權衡外,地價、稅費、建築安裝、配套成本應該是明白賬。所以,地價房價比例雖不能反映房産市場全部面貌,但是地價無疑是影響房産開發成本的重要因素。地價房價比例懸殊揭了樓市暴利的老底。
開發商應避免房價暴利透支樓市發展後勁。比如,今年以來,樓市釋放了部分剛性需求,不少城市商品房交易價量齊漲。部分開發商並不珍惜樓市“大好局面”,推動樓市健康有序發展,而是趁機大幅提價,甚至重復2007年樓市高位時捂盤惜售的慣用伎倆,製造樓市暴漲的恐慌局面。
然而,從媒體報道來看,消費者對樓市暴漲局面並不買賬,不僅多數買不起房的消費者對高房價用腳投票,多座城市退房潮還戳穿了樓市熱銷的謊言,揭開了開發商“假按揭”自娛自樂的老底。樓市交易量近期已經呈現下降局面。種種跡象表明,房價暴利空間並未真正剔除。地價253元房價2萬元,更給“房産無暴利説”一記響亮的耳光。
如果樓市虛火不退,暴利不消除,房價逆勢上升,即使樓市釋放了一些剛性需求,開發商欺騙消費者,可以忽悠一時,也終會讓其搖搖欲墜的信譽喪失殆盡,更加不利於房地産市場長遠發展。
開發商不能在高房價面前只談地價高、稅費重的客觀原因,回避暴利嫌疑,混淆輿論視聽。政府也應該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擺脫房産財政依賴,在降低地價、稅費方面體現責任擔當,為房價理性回歸提供市場原動力。在保證開發商合理利潤的同時,對房價進行必要調控,擠出房價水分,避免最暴利樓盤掏空樓市靈魂。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