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産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産。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指一個國家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産,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對外經濟交往的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拓展,外匯儲備規模也隨之相應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緩慢,出口創匯成為出口部門的一個特有名詞。從1978年到1989年的12年間,除1989年為56億美元外,其餘各年的外匯儲備餘額均未超過50億美元。1996年11月,我國的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5年後,這一數字才翻了一番達到2000億美元。
進入21世紀,我國外匯儲備增速開始加快,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外匯儲備國,2006年10月突破了1萬億美元,2007年為1.53萬億美元,2008年為1.95萬億美元。
從去年四季度起,我國外匯儲備增速開始減緩,個別月份出現負增長,但今年2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再度出現快速增長局面。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