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7月2日訊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天披露,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外債餘額減少近400億美元,其中中長期外債和短期外債分別減少了6.23億美元和373.17億美元,這是近兩年來長短期兩類外債首次雙雙下降。
短期外債餘額降17.7%
截至3月底我國外債餘額為3367.21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379.4億美元,下降10.13%。從外債的期限結構來看,中長期外債餘額為1632.53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6.23億美元,下降0.38%。短期外債餘額則為1734.68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373.17億美元,下降17.7%。
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中長期外債曾在去年第三季度小幅減少,短期外債則在去年四季度出現下滑,但兩者雙雙下降則是近兩年來首次出現。
按照國際慣例,從境外借入的所有約定期限在1年(含)以內的債務資金被視為短期外債,1年以上的則視為中長期外債。其中短期外債激增,意味著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增大、速度加快,由此帶來的潛在風險不斷上升。
“不能判定資金外逃”
不過,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表示,並不能就此判斷資金大量外逃。外債餘額下降一是由於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近20%,已達到均衡水平,投機套利資本流入減少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短期外債的下降;其次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外匯信貸大增,外幣融資的便利性使境內企業減少對外債的依賴,因此出現了新借入的中長期外債大幅下降,而在低利率水平下,償還外債的規模大幅上升。
前3月,我國新借中長期外債38.04億美元,減少39.44億美元,降50.90%;償還中長期外債本金66.52億美元,增加20.57億美元,增44.77%。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