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銀行信貸“衝規模”的衝動,引起了監管部門的警覺——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日前,中國銀監會辦公廳向各地銀監局和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緊急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貸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銀行機構加強信貸管理進行窗口指導。
這份標注了“特急”字樣的《通知》特別指出:“當前首先要防止月末、季末‘衝規模’現象。”
《通知》重申,貸款發放必須用於滿足實體經濟的有效信貸需求和貸款發放必須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並要求銀行業機構調整完善相關業績考核機制,確保信貸均衡投放。
自年初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在強調防止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房地産等領域,此次下發的《通知》再次強調了這一點,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授信盡職調查、貸款發放等環節把好關,確保信貸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並特別指出,要防止企業利用票據貼現套利等造成信貸資金“空轉”,不得通過貸款轉存等手段虛增存貸款,不得脫離客戶的有效信貸需求發放貸款。
對於信貸投向,《通知》再次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要求以及國家産業政策、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將信貸資源有效配置到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領域,嚴格限制對“兩高一資”、産能過剩行業的新增授信。
《通知》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行,對內部業績考核機制進行一次必要的調整,合理確定和調整存貸款及利潤等考核指標,取消對存貸款時點指標的考核,當前首先要防止月末、季末“衝規模”現象;此外還要淡化對規模、速度的考核,替之以對增長質量、風險抵禦和控制能力的有效考核,防止因激勵不當而導致弄虛作假或短期行為。
“監管層在此刻出臺這份《通知》出於多方面考慮。”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一位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特別是針對季度末銀行強烈的衝刺信貸規模的衝動。
同時,“信貸的高增長對銀行的資産質量帶來很大的壓力,騙貸案件時有發生。”上海本地一家銀行公司業務部負責人對記者説,《通知》也體現了加強風險防範的精神。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