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為什麼預測油價在今天成了高風險行為

 

CCTV.com  2009年06月19日 08:4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析油價走勢,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重點還應看美元匯率。美元匯率的上下波動可以很好地解釋油價短期內的忽漲忽落。不過,當油價越來越顯現出非理性時,對市場投機行為也應予以關注。但在一定時期內,多數投機者往往傾向於在一個方向上連續下注,其對短期油價波動的影響也通常是單向的,對此不可不察。

  高盛又在預測油價了。在6月初的一份報告中,高盛認為,最近4個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不過是新一輪油價上攻的熱身階段。為此,高盛已將2009年末原油預期價格從原先的每桶65美元大幅調高至85美元,並預測2010年底油價還將進一步上升至95美元。

  世人想必還清楚記得,去年5月當油價上漲至120美元時,高盛曾拋出所謂的“超級上漲理論”,斷言油價“未來兩年可能直逼200美元”——遺憾的是,油價在去年7月觸及147美元高點後便掉頭向下,以近乎自由落體的姿態跌落到30美元左右。

  以目前的國際油價上漲速度,筆者並不懷疑,今年年底之前有升至85美元的可能,甚至衝高到90美元也並不會感到特別意外。在經歷過2008年油價大起大落的洗禮後,又有多少人還會對此大驚小怪呢?問題是,高盛給出的理由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翻翻去年的報紙,就會發現當初高盛給出的理由正是“供給匱乏及非經合組織國家幾乎不受價格影響的需求增長”。而這次,它依然只是簡單地將供求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作為判斷油價未來走勢的主要論據。

  表面上看,有關部分非歐佩克國家儲量和生産能力衰退之説,或許並非捕風捉影,人們也常用“當年輕的需求遭遇年邁的供給”來形容這一現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墨西哥,由於Cantarell等主要油田老化,2004年以來其原油産量逐年下滑。以這種“頂峰論”(Peak Oil)的視角來看,油價上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筆者以為,供求關係和油價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能遠比人們的想像更為複雜。如果不細加分析,僅靠簡單的供求分析很可能無法得出正確結論。

  第一,供求關係與油價之間的相關性,並未得到經驗證據的支持。從歷史數據來看,需求大於供給必然會導致油價上升的結論不成立,而供給大於需求也不一定會推動油價下跌。例如,根據美國能源署(EIA)的數據,1995年至1998年、2000年至2001年、2004年至2005等年份,原油供給都大於需求,但油價卻都有個明顯的上升過程。

  第二,要看到近年來歐佩克對於原油供給的影響力正在回升。從短期來看,即便供求失衡引起價格變化,佔全球原油産量40%以上的歐佩克在沙特的主導下,一定程度上可通過自我調節生産配額來影響油價。産油國可以在低油價時主動採取限産保價;而在高油價時在主要消費國的壓力下,有時也會採取增産措施,使原油的生産與需求保持一種大致平衡的關係。另外,許多非歐佩克國家實際上也經常參照歐佩克的政策風向行事。

  當然,基於自身利益最大化考慮,非歐佩克國家並沒有義務總與歐佩克的立場保持一致,由此也增加了預測供給面的複雜性。例如,俄羅斯在財政狀況良好、外匯儲備充足的情況下,偏好于長遠收益,在油價低迷時或許會配合歐佩克國家實行減産措施;一旦其陷入財政窘境、外匯儲備急劇縮水時,即便面臨低油價也會極力擴大生産。克魯格曼著名的“向後彎曲的曲線”和“多重均衡模型”,即可解釋後一種狀況。

  第三,如果將供給理解為生産,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許多産油國國內本身也存在龐大需求,且近年來呈快速上升趨勢,但這一部分通常是不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的。同樣道理,以消費或進口量代表的需求,也都存在一定失真現象。因此,筆者認為,應當以實際出口代表供給,以實際進口需求加上未被滿足的潛在進口需求代表需求更為合適。不過這樣一來,需求就更難準確統計了。

  第四,從需求構成來看,2004年以來,雖然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原油進口需求不斷上升,但美國、日本和歐洲等OECD國家的原油消費量同時卻呈現一個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從供給構成來看,在墨西哥産量衰退的同時,巴西等一些新的非歐佩克國家卻在崛起。因此,2004年至2008年,世界原油消費和生産的相對變動並不明顯。

  第五,進一步考慮,我們還可將進口原油細分為份額油和市場油。其中,份額油對於出口方和進口方而言,等同於長期合約,有利於産油國對需求和價格形成穩定預期,也就是説,供給可以提前適應需求的變化,因而對國際市場基本上不會産生太大影響;而市場油則屬於“計劃外”的臨時需求,其增減對國際油價衝擊較大。

  2009年之前,中國主要通過“市場油”方式從國際市場上獲得進口,由此曾被指責為是推高油價的重要原因。從今年初開始,中國改弦易轍,陸續與俄羅斯、委內瑞拉、安哥拉、哈薩克斯坦和巴西五國簽訂“貸款換石油”協議。根據這些協議,未來15至20年,中國將通過向上述國家的石油企業提供貸款,以換取每年3000萬噸原油的穩定供應。如此一來,“中國因素”對油價的衝擊理當大大降低。

  理論上講,供求無疑是決定油價均衡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但如果用不帶偏見的眼光來看,最近20年來國際原油供求大致呈現出交替重合的趨勢,並不存在明顯的缺口和背離,因而與油價走勢之間並無明顯的相關性;另一方面,實踐中要想找到可以一個真實反映供求關係變化的指標也殊非易事,因而簡單的供求分析,對於預測油價的未來走勢未必有效。

  筆者認為,分析油價走勢,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重點還應看美元匯率。美元匯率的上下波動可以很好地解釋油價短期內的忽漲忽落。不過,當油價越來越顯現出非理性時,對市場投機行為也應予以關注。但在一定時期內,多數投機者往往傾向於在一個方向上連續下注,其對短期油價波動的影響也通常是單向的,對此不可不察。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