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海外並購在荊棘中行走

 

CCTV.com  2009年06月14日 10:4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6月11日,中國五礦集團對外稱,繼成功收購澳洲OZ Minerals公司主要資産後,洽談並購非洲毛裏塔尼亞一鐵礦項目成為該集團現階段工作內容的題中之義,如果時機恰當,不排除在澳大利亞再次尋找並購標的的可能。 

  2009年6月5日,澳大利亞世界第三大礦業公司力拓單方撕毀合約,稱將放棄中鋁注資195億美元的計劃,同時決定配股152億美元並與必和必拓組建鐵礦石合資公司。

  五礦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獲股東會通過 

  全球金融風暴肆虐、國際資本市場風起雲涌之時,澳洲亞太證券交易所于6月10日在第三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上與天津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中國企業走出海外投融資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有評論指出,這一平臺將為中國企業的海外經濟“遠征”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諸多領域主動出擊

  隨著經濟崛起,所需資源猛增,近年來,中國始終在海外積極尋求投資具戰略性的重大産業。中國的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在內,走出去的慾望正在日益增強。

  從2002年的2億美元到2008年的205億美元,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可謂高潮迭起。據湯森路透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僅今年前兩個月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便有22例之多,涉及金額達2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0%,創下歷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二。2009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將有可能首次超過引進外國直接投資額。

  以石油為例,據外電6月8日報道,中石化正準備以最高80億美元的價格競購專注西非、中東上遊業務的加拿大阿達克斯石油公司。與此同時,中石油、中海油也正在以40億美元的價格競購美國公司KOSMOS能源處於非洲加納沿海jubilee油氣田30%的股權。這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石油公司第一次如此集中地釋放海外資源收購信息。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將發生從“産品生産者”向“資本輸出者”的歷史性轉變,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范春永如是説。能源、礦産、製造業、商貿、服務等領域將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興奮點所在,奮鬥目標則是“雙贏”甚至“多贏”。其中,2003年5月中海油與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項目簽署的資産購買協議即為適例。

  據了解,該項協議中共包含兩個購買關係:一是中海油持股25%的中國液化天然氣合資企業向該項目的股東購買天然氣,從2006年起供應給廣東LNG接收站;二是中海油購買該項目的上遊産品及儲量權益,依照協議,中海油獲得該項目特定生産許可證、租賃所有權及勘探許可證大約5.3%的權益,同時享有未來在已探明儲量之外勘探的參與權。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行為比通常的“用市場換資源”更為睿智,既實現了市場與資源之間的對接,又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強化了購買各方的協同與合作。

  無獨有偶。2005年10月26日,中石油以41.8億美元的收購總價成功收購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為此,中石油獲得5.5億桶原油儲量,並在哈擁有其最為現代化的煉油廠。與此同時,正在莫斯科出席上合會議的哈薩克斯坦總理也明確表示,對於這一互利性合作給予支持,哈方將與中石油共同處理PK公司在哈遺留的各種問題。

  行走于玫瑰刺叢中

  玫瑰雖好,卻開放在荊棘中。中國企業在海外經濟的“遠征”途中漸行漸遠,多方阻撓因素也隨之而來。其中商業活動政治化便是暗影之一,一些國家在面對中國企業收購時表現出的政治恐懼症為雙贏之路設下了重重關卡。

  2009年6月5日,澳大利亞世界第三大礦業公司力拓單方撕毀合約,將自己危難時期的“白衣騎士”中鋁拋諸腦後,稱將放棄中鋁注資195億美元的計劃,同時決定配股152億美元並與必和必拓組建鐵礦石合資公司。

  事後力拓和澳大利亞政府都竭力將此次事件定位為“商業運作”而非政治操作,媒體卻普遍認為這是中海油收購美國尤尼科公司交易流産的一次重演。澳大利亞一位分析家指出,與其説中鋁注資力拓失敗是市場博弈的結果,還不如説是新形式“冷戰”思維的犧牲品。

  然而,這一波折並未挫傷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信心。6月11日中鋁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總經理熊維平表示,在交易實施的過程中,中鋁已然收穫了寶貴的財富,中鋁實現國際化多金屬礦業公司戰略目標不會發生變化。

  對於中國五礦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獲通過一事,BBC評論道:“價格下降導致一些澳大利亞礦業公司無法償清債務,來自中國的投資受到了歡迎。”另一方面“一些澳大利亞國會議員反對中國收購自己的礦産資源,因為涉及到該國經濟的基石。”(鄭 興 聶 夢)

  相關鏈結:

  

責編:劉慧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