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5月份CPI和PPI。本網第一時間連線了國家信息中心財經證券處李若愚副處長與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博士解讀CPI與PPI。
通脹擔憂沒必要 看股市影響還需其他數據
李若愚副處長表示,CPI與PPI的負增長充分説明現在最憂心問題不是物價問題,而是保增長的問題。以前大家擔心貨幣政策過度寬鬆,政府投資規模過大會引發通貨膨脹風險,但是從數據來看,目前還沒必要擔憂通脹。國家保增長、刺激經濟的措施以及政策方向還應該保持,貨幣政策還是要保持適度寬鬆。
針對數據未來的走勢,李若愚認為,CPI下半年同比降幅會收窄,全年呈現負增長,PPI下降幅度至少在8月份之前會比較大。主要原因是基數問題,去年CPI是前高厚低,最高點是在5月份,PPI最高點在8月份,基數原因影響可能會使CPI與PPI未來漲幅呈現同比負增長態勢,同時因為翹尾因素影響,數據降幅可能縮小,但是總體來説,兩個數據全年都是負增長。
談到這兩組數據對股市的影響時,李若愚稱,單從這兩個數據來看,還不能判斷其對股市是否産生直接的影響,對股市走勢分析還要參看其他數據,才能做出綜合性判斷,數據的可能會影響到市場預期。
李若愚表示,房地産板塊漲勢良好,房地産景氣指數的回升説明房地産景氣回升,對房地産板塊是一大利好消息,最起碼是基本面的利好。
未來面臨通脹與流動性過剩風險
針對造成CPI與PPI繼續雙降的原因,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張茉楠博士解釋到,CPI與PPI屬於滯後性指標,是經濟通縮,貨幣通縮與貨幣去杠桿化過程的滯後反映,從CPI和PPI走勢來看,PPI跌幅明顯大於CPI跌幅主要是因為前段時間國際能源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同時,PPI代表工業擴張程度,是工業價格再生産的反映,從5月份來看,PPI的跌幅也是遠遠大於CPI的跌幅。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因此PPI跌幅大於CIP跌幅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據張茉楠預測,我們國家未來面臨輸入性通脹風險。流動性因素、貨幣乘數因素,還有M1、M2的傳導因素,導致我們國家未來既面臨著輸入性通脹風險還面臨著內生的流動性過剩風險。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