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8月至今年3月,市場對全球金融危機是否見底疑惑不定,資金為求避險而蜂擁向美元,導致美元大幅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急劇萎縮,多國股市由於大規模資金被抽走而大幅下跌。
但是,最近的一個多月來,美元兌全球主要貨幣轉而持續貶值,兌日元、澳元、加拿大元及英鎊等貶值幅度都達到了10%左右,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一路上漲,這意味著世界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雖然今年第一季度歐美發達國家的GDP環比增長仍然錄得-5%的增長,但是,進入四月,GDP環比負增長的幅度大大縮小。此外,隨著美國的銀行們先後成功融資和準備歸還政府注資,原本令世界憂心不已的金融體系資金黑洞問題也不再那麼可怕。
不過,雖然世界經濟已顯示見底跡象,但各國政府仍然在為對抗經濟的負增長繼續實施量化貨幣政策——降息、回購國債。投行們的預測是在2011年前,美聯儲不太可能提高利率。這無形中促使在發達國家滯留的資金開始蠢蠢欲動——避險需求不足,本國投資回報機會非常微小,所以,它們又將目光投向之前撤出的新興市場。
2009年,中國的GDP不但不會負增長,而且在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的拉動下,預計將實現8%的增長,此外中國還擁有超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今年3月份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減去外貿順差及直接投資的差額開始出現正值——這意味著“熱錢”又開始追逐中國市場。而今年3月份以來,中國的股市、樓市都出現了久違的上升。其中,是否有部分來自於熱錢的推動呢?
面對熱錢,我們準備好了沒有?熱錢的本性是逐利,之前的通脹經驗顯示,定價機制的扭曲和資産價格的大起大落為資金的套利留下機會,未雨綢繆是防止再度陷入高通脹的應有的準備。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