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牛熊市洗禮,指數基金作為一種重要的長期資産配置和短期波段操作的工具,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同。市場上可以選擇的指數基金也越來越多,目前共有22隻指數基金,僅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就達到8家。
隨著指數基金數量和品種的增加,投資者在投資指數基金時,常有不知從何選擇之感。到底什麼樣的指數基金才適合您投資呢?我們建議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第一,選指數
指數基金的投資目標,就是獲取標的指數的收益率,從這個角度上説,投資指數基金就是投資指數。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指數是指數化投資的關鍵,那麼指數的選擇標準應該是什麼呢?
其實指數無所謂好壞,最主要的是適合你的投資目標。如果你想投資小盤股,例如將要推出的深圳創業板,那麼創業板指數就是最合適的;如果你想投資某個行業,例如金融地産,那麼相應的行業指數基金就是你的最佳選擇。對於大部分想通過指數基金進行長期投資(比如定期定投)的投資者而言,選擇一個代表性強、可投資性強的主流指數就至關重要。
傳統的指數主要是單市場指數和跨市場指數。單市場指數包括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深證100指數等,這類指數主要是分別代表各自的上海市場和深圳市場。跨市場指數包括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證100指數等,成份股包含兩大交易所的代表性股票,反映中國整體證券市場股票的價格變動概貌和運行狀況。其中,滬深300指數目前最受市場關注。目前,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標的的指數基金數量也較多,包括最早發行的嘉實滬深300LOF指數基金、大成滬深300指數基金在內,市場上已有8隻指數基金以滬深300指數為跟蹤指數的指數基金。
第二,看費率
大部分的指數基金都是跟蹤指數、複製指數收益的投資工具,相較于主動投資的基金,指數基金不僅管理透明,更具有成本優勢。股神巴菲特曾説:“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也許是過去35年最能幫投資者賺錢的工具。”
由於基金的管理費和託管費是按照基金資産每日計提的,投資者感受並不明顯,投資者經常會陷入不重視基金管理成本的誤區,很多投資者甚至不清楚自己投資基金的管理費是多少。一般主動式管理基金的管理費為1.5%,託管費為0.25%,而國內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介於0.5%-1.3%之間,託管費率則在0.1%-0.25%之間。相對於主動管理的基金,指數基金每年可以節省1%左右的管理成本。如果每年可以節省1%的投資費用,代表額外賺取1%的投資收益,在長期投資複利的威力下,投資結果會有極大的不同。以巴菲特的例子來説,現在投資1萬元,假設以年化投資回報率10%來長期複利,35年後可得28.1萬;如果每年可以節省1%的投資費用,從而以11%的年化投資回報率來複利,最終可得38.5萬。相比之下兩者産生的差異超過10萬元,而這樣的差異是投資者不該忽略的,同時也説明了成本低廉是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
目前我國的指數基金費率也存在一定差異。其原因多種多樣,總體上看,ETF和指數LOF的費率水平較低。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前,應該事先閱讀基金合同及招募説明書以了解産品特性和費率水平。
第三,看指數擬合度
投資者投資指數基金時,大都是希望指數基金能完全複製跟蹤指數的業績表現,才能達到短期波段操作或是長期資産配置的投資效果。因此,判斷一個指數基金是否投資操作良好,並不是看這只指數基金的業績有多突出,而是看這只指數基金是否較佳的複製指數表現,也就是市場關心的“跟蹤誤差”。投資者可以通過查閱基金歷史數據,了解基金以前的擬合表現。
理論上講,指數基金的擬合度受很多因素影響。除基金管理團隊的能力外,基金資産規模的穩定性是其中重要的方面。過於頻繁的大比例現金申購贖回可能加大“跟蹤誤差”。舉例來説,當多數投資者預期指數即將上漲,大量以現金申購某只指數基金,此時基金經理需要立刻將現金按跟蹤指數的比例去投資指數成分股,才能有效複製跟蹤指數業績表現。一旦申購金額較大、且市場上漲速度較快時,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就會加大。相比之下,規模較大的指數基金受資金日常申購贖回的影響較小。
第四,看交易成本和便利性
對於投資者來説,購買指數基金可以有兩個渠道:一是通過自己的開戶銀行或者基金公司網站購買指數基金;二是通過股票賬戶在二級市場購買指數基金,後者僅限于購買在交易所上市的指數基金,如指數LOF和ETF。
指數LOF和ETF都是在交易所上市的指數基金,如果是通過股票賬戶在二級市場買賣,二者並沒有任何差別,你只要輸入基金代碼,就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地購買指數LOF和ETF了,不需要像在銀行買賣基金那樣填寫複雜的表格。指數LOF和ETF的優勢除了方便購買以外,更重要的優勢在於交易成本低,由於基金買賣不需要印花稅,僅需要交易佣金,單向交易成本最高不超過0.25%,而在銀行申購基金的成本通常在1~1.5%,成本差別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對於喜歡用指數基金進行波段操作的投資者而言,成本節約的效果就更加顯著了。
相關鏈結: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