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資料圖)
著名財經評論員侯寧(資料圖)
IPO的消息出來後,不少人都高調看空。縱觀媒體報道,主要有三大空方的代表,如華生説A股有千點壓力;侯寧説A股年內再破1664點;謝國忠説現在不是牛市。
看空的理由這裡不多研究,關注的只是如此強大的陣容,兩大官方經濟學家,一個很牛的新興經濟學家,都對股市表示悲觀情緒,反觀看多的陣營,基本都是"黑嘴"級的言論,兩邊的強弱分明。但遺憾的是,真理並非永遠掌握在大腕手裏。
一直以來,謝國忠和侯寧便是堅定的空頭,並一直認為1664點並非底部,但是他們研究股市的方法過於理論化,在這中間並沒有考慮到人的因素。一位大師曾説過,一切事物都可以測算,除了人的因素。
股指從6100點下跌到最低1664點,投資者的做多熱情被壓抑了太久,上市公司業績雖然並不盡如人意,但也沒有整體比6100點時滑坡一半以上。同時空方只看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並不關注金融危機過後的重建機遇。買股票就是買未來,而不是買現在。
常看本欄的讀者清楚,筆者一般很少提及市盈率、預計每股收益等因素,因為這些東西本身就難以掌控,會計可以把一家公司的業績合理掌握在0.01元至1.00元之間,也不會違反會計準則。所以,市盈率指標可以説毫無意義。
早年有一本小説叫《風乍起》,其中主人公楊大堅帶領一眾戰友,把愛使股份市盈率從750倍炒到1500倍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當時楊大堅説了一句話,市盈率高不要緊,只要更高,就有散戶跟風買入。而太多的例子也證明,只要公司質地夠好,市盈率也可以從高向低轉變。所以説,研究每股收益等靜態基本面遠不如研究資金面更加真實,只要有大資金關照的股票,都有後續題材。
在經濟學家介入股市之前,市場人士都有一條不成文的約定,那就是可以説看好後市,如果真的不看好,那麼可以説短線有風險,投資者也會從股評人士字裏行間中揣摩其真正的意圖。但這一約定,卻被經濟學家的介入而打破。
現在還在2600點附近,股指的上升趨勢還沒有轉變,經濟學家們就開始擔憂1664點的底部,有些過度悲傷的感覺。我還是不太喜歡這種嘩眾取寵的言論,現在唱空1664點,和當初叫囂1萬點又有什麼區別。
路要一步一步走,你現在看2400點和1664點,對於投資者來講,操作上是完全相同的,要麼堅定持有,要麼賣股出局,用現在看起來過激的數字和很牛的身份嚇唬中小投資者,可能不太講究。
相關鏈結: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