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達4.58萬億元,超過往年全年新增貸款金額。4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5918億元,1-4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17萬億元,已經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最低5萬億的指標。
如果月度新增貸款保持在5000億元的水平,年內新增貸款規模可能超過9萬億元。
從1-4月份5.17萬億元貸款的部門和期限結構看,居民貸款增加5695億元,佔11.02%;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4.6萬億元,佔88.97%,其中,短期貸款增加8928億元,佔17.27%;中長期貸款增加2.05萬億元,佔39.65%,票據融資增加1.61萬億元,佔31.14%。
實際上,1-4月份的信貸投放早已經超過了“適度寬鬆”的限度,進入了“擴張”的軌道。一方面,擴張性的金融政策對遏制經濟下滑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不容忽視的是,大規模、集中性地金融擴張會給金融業本身的穩健、健康運行帶來衝擊。經驗表明,任何超常規發展和大起大落都會醞釀潛在的風險。尤其是在復蘇困難重重、金融體系非常脆弱的情形下,快速擴張的信貸投放,無論是在總量上還是在結構上,都對銀行未來的風險防控形成挑戰。
由於長期的積累結構性問題不是短期內能一下子解決的,在目前經濟低迷時,貸款總量的擴張衝動更加顯著。結構問題與總量問題攪在一起加大了風險累積程度。高度警惕信貸風險非常必要。
信貸資金“暗”流股市
從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個領域的關係看,貸款一旦超過實體經濟的需求,就會進入虛擬經濟領域,在經濟持續下行期間加劇金融風險積累。進入2009年以後資本市場的表現已經露出這種跡象。春節後A股市場大漲,從最低點的1600多點漲至2500多點,漲幅超過50%;期貨市場也一路走高,白糖、鋼材等價格大幅抬升。從股市成交量看,第一季度市場成交量與2007年中國股市最牛市時的成交量不差上下,成交股數是牛市時的好幾倍。因為今年第一季度的股價比6000點時的股價低很多,如此巨大的成交金額,背後是成交股數的倍數增長。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大量資金注入,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價格不會走高;如果沒有鉅額的增量資金支撐,很難有如此鉅額的成交量。
資金從何而來?從居民儲蓄轉為投資的比重來看,根本就不能支撐如此鉅額的成交量;因此,巨量信貸投放中的部分資金暗渡陳倉違規入市流入了股市,這一點應當難以否定。第一,一般地説,對銀行而言,準確、及時、嚴格地監控信貸資金的流向的難度在日益加大。第二,從第一季度票據融資的比例來看,近期貸款飆升有可能是出於財務目的,而不是實際需求,企業利用票據利息低於存款利息的好處囤積現金。A股市場大漲,部分企業貸款進入股市應當是一個重要原因。貸款數量的增長或許不能立即推動經濟增長。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後必然生成不良貸款,積累潛在的風險。銀行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如何嚴格監控承貸人的資金使用流向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地方信貸易成糊塗賬
這一次為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巨量信貸投放規模,大部分資金投入到了以“4萬億元”為龍頭帶動的政府投資項目中,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交通等領域,政府化跡象明顯。“大呼隆”、“運動式”的貸款存在著嚴重的政績化、任務化傾向,違背市場規則。第一,“政府化”貸款的過度膨脹導致信貸資金的邊際效率下降,滋生各種腐敗和低效投資,甚至是政府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地方性融資平臺大舉借債,行政型地干預甚至指令配置地方金融資源。第二,大量貸款以“政府信用”為依託,很多是地方政府的隱形擔保。實際上一些地方財政收入困難,償付能力有限。尤其是經濟持續下行,財政減收,後續擔保能力難以為繼。一旦地方財政出現系統性風險,這些貸款如何償還?第三,出現新一輪的“信貸資金財政化”。“4萬億元”投資中,地方政府3萬多億元的配套資金大都是銀行貸款,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會借這次貸款的“東風”,挪用信貸資金應付日常開支或其他支出,拆東墻補西墻,財政開支膨脹。使未來的貸款償還成為一筆糊塗賬,最後不得不甩給財政買單。
貸款結構不合理加大風險隱患
從貸款的長短期結構看,中長期貸款過多影響銀行的流動性。從公佈的數據來看,1-4月份新增的5.17萬億元貸款當中,除了中長期貸款(佔39.65%)和票據融資(佔31.14%)之外,剩下的只有1萬多億元,其中還包括居民個人貸款、企業一般流動性貸款。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場化程度低,未來收益不高;回收期較長,不可預測因素多,難以保證企業未來有足夠的現金流來還本付息。中長期貸款項目過多,比重較大,頭重腳輕,影響資産負債比例,銀行流動性受到威脅,引發流動性危機。使未來資産質量惡化的可能性增大。
從貸款企業的規模結構看,大部分貸款進入大企業,加劇風險集中。我國大中型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使金融體系的重心繼續向大中型企業傾斜。大量信貸資金集中于大城市、大企業和大項目,由大銀行壟斷。目前中、農、工、建、交五大銀行佔據了銀行市場50%以上的份額,如果加上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大中型銀行的市場份額佔比在70%以上。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數據,目前19家主要銀行5000萬元以上客戶貸款集中度佔比是60%左右。授信相對集中,存在風險隱患。按市場通常的標準,大客戶貸款保持在40%左右對銀行來説比較適宜,超過50%即意味著貸款進入風險區。從宏觀調控的政策意圖看,2008年12月份國務院出臺金融促經濟的“金融30條”,旨在著重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目標是給全社會的困難企業輸血。但實際上仍然是厚此薄彼,對中小企業惜貸,對政府項目偏愛,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得不到資金,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政府型企業卻得到了超額配置。一季度貸款結構中,服務中小企業為主的短期貸款僅佔25%,且二月比一月銳減3000億元。這會導致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更加困難,“國退民進”的改革很有可能會變成“國進民退”、“國強民弱”的結果,偏離國家金融戰略和貨幣政策的初衷,進一步加深市場對未來貸款結構和銀行不良貸款上升等問題的疑慮。
從貸款的産業結構看,過分地集中于少數幾個産業,積聚風險。歷史經驗證明,任何一次經濟調整的代價都可能帶來銀行不良資産的增加。需要關注的是,這樣大規模的信貸投放是否對經濟結構的調整有所幫助?在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的過程中,資源行業、製造業和房地産業仍然是信貸投放的重點,也是較易産生波動的幾大行業;而對“三農”、中小出口企業、民生、服務和消費等領域的貸款“相形見少”,不利於産業結構升級,不利於促進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如果信貸在産業和行業上投放不科學、不合理甚至冒進,最終會造成國家經濟和産業結構的失衡,當這種宏觀風險蔓延到整個經濟實體中時,必然也會危及金融體系的穩定發展。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 焦建國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