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故事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懷榮訴説“工具大王”創業故事

 

CCTV.com  2009年05月04日 08:0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從15年前僅有十幾個工人、東借西湊30萬元資金的"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員工1800多人、年銷售收入近4億元、全國規模最大的金剛石工具製造企業。公司董事長陳懷榮説,民營企業再小,創業時也要樹立大公司的誠信理念,靠不斷的科技創新贏得市場。企業有了較強的實力,不要總想著擴大規模"做大",要想著高質量地"做久"。

  "民營企業再小,創業時也要首先樹立誠信理念"

  1994年底,年屆40歲的陳懷榮與4名同事從國企石家莊煤礦機械廠辭職下海,創辦了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他們拿出全部積蓄,並向親戚朋友借錢,從銀行貸款,才湊足30萬元註冊資金。當時,廠房、設備是租的,僅有十幾個工人。

  金剛石工具是切割、打磨石材、玻璃及混凝土道路等非金屬硬脆性材料的唯一優質高效工具。我國金剛石工具這一産業起步較晚,當時的國內市場主要被日本産品佔領,這類産品在國內一無國家標準,二無專用設備和工藝配方,基本上沒有成熟的技術資料可以應用。

  博深公司董事長陳懷榮説,第一批産品生産出來後,他親自帶領員工到市場上挨門挨戶推銷,由於不被認可,經常被趕出門。到1995年5月,産品賣不掉,款回不來,企業瀕臨破産,急得他直哭。是生還是死?"民營企業再小,創業時也要首先樹立誠信理念。再困難,也不能學著搞假冒偽劣。"陳懷榮説。"見門就進,哄出來再進去,直到能擺到人家商店的貨架上或工廠裏試用",他們還嘗試産品"用後付款",漸漸地有了銷路,到年底居然完成600萬元銷售額。

  憑藉貨真價實的産品,博深公司1996年銷售額實現1200萬元,利潤達400萬元。陳懷榮説,當時每個股東名下都有幾十萬元了,一些人主張買房、買車,但他還是説服大家決定在石家莊開發區徵地擴大生産規模。1998年,博深公司有了自己的生産車間,建了科研樓、質檢室,買了大型設備,銷售額實現4000萬元。他們與國際知名企業聯合進行項目研究開發,擁有90多項國家專利,有20多個産品項目被列為國家、省、市重點項目。

  "只要擁有核心技術,國外市場並不可怕"

  到1999年,已發展成全國行業"龍頭"的博深公司開始謀劃進軍國外市場。陳懷榮説,在某些外商眼裏,中國産品被視為"大陸貨",也就是低檔産品的代名詞。

  "國外市場並不可怕,只要擁有核心技術。我們以實際行動充分證明了‘中國製造‘不只有低檔貨。"陳懷榮説,要想改變人家的觀念,讓市場接受你,關鍵在於自身過硬的産品和準確的市場定位。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博深公司在大量引進先進設備的同時,為了與世界金剛石工具行業的發展同步,先後從全國各地錄用、招聘了100多名大學畢業生和高級技術人才,目前公司有8名博士碩士生,還聘請了國家高技術新材料領域首席科學家及該領域的幾名專家為公司常年技術顧問。每年都選送大批的科研人員到國外培訓調研,並且與世界著名的英國戴比爾斯公司、德國飛羽公司建立了廣泛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關係。目前,博深公司已與歐美及亞洲30多個國家的客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不求“做大”但求“做久”

  陳懷榮説,他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很多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何能興盛上百年不衰,關鍵是有先進並且能延續長久的管理。他告誡自己和員工:不要總想著擴大規模"做大",要想著高質量地"做久",他喜歡這樣的"簡單而永遠"。

  陳懷榮説,做企業與賺錢完全是兩個概念,前兩年,公司有人提出"企業有了錢,可以投資房地産、開礦,賺更多的錢",他抵住這樣的誘惑。2004年,還把一個6000萬元的石油機械子公司剝離出去,為的就是一心一意地搞他的金剛石工具生産。

  為了將先進的管理理念植入企業,他勸説當初與他一起創業的4個元老退居二線,專門做董事,高薪聘請了40多名有管理經驗的人才做高管。大部分中高層骨幹持有公司股份,且持股比例相對均勻。合理的股權安排既減少了委託代理成本,也防止了家族控制和一股獨大的弊端,更有效地激勵公司中高層員工的工作熱情。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