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之後,LME和上海兩市的有色金屬期貨價格在上周出現了回調。其中,滬鋁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從14900元/噸下滑至4月24日的12740元/噸,期貨價格又一次接近了國內鋁的成本價。這時,市場上關於收儲的聲音又一次浮現出來,認為鋁價一旦跌至成本線,國儲將繼續收儲。
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在25日的“2009上海銅鋁峰會”上表示,國儲希望達到的效果已經達到,收儲已經沒有多少余量了,國儲應適可而止。
上半年國儲難再出手
本月13日起,鋁價出現了自去年12月企穩以來的又一輪下跌。根據《有色金屬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的計劃,國家擬在三年內收儲鋁100萬噸,截至目前,國儲局已經陸續完成了59萬噸的收儲,市場預期國儲將在價格低點再抄底。
文獻軍對於市場的這種預期顯然不能認同。他認為,穩定國內鋁價只有在禁止進口(或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和停産産能繼續關停不復産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才會産生,而這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成真的可能性連1%都沒有。
他表示,有色金屬協會已建議國儲局,經歷了前一輪的收儲,國儲已經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該達到的效果都達到了,收儲應適可而止。而實際上收儲確實也沒有太多的余量了。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協會直接與發改委國儲具溝通的領導,文獻軍的表態很可能將影響國儲的下一步動作。而最新的説法是,有色金屬的國儲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不會再有動作。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國家在振興規劃中擬定的收儲總量並非是一個剛性任務,完全存在最終收儲量低於計劃值的可能。另據了解,金屬儲備的總量亦不會寫進即將公佈的《有色金屬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公眾版全文之中。
收儲引發“外鋁”蜂涌而入
3月份海關數據顯示,3月當月原鋁進口8.6萬噸,1-3月累計進口量達到11.57萬噸,同比漲幅255.36%;精煉銅單月進口量29.68萬噸,1-3月累計進口量為74.82萬噸,同比漲幅為92.3%。
“從現在的發展態勢來看,4月份的進口量會進一步增加。”有貿易商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受到國內鋁廠在去年10月份開始的大量減産以及國儲局的兩次收儲的影響,今年一開始,有色金屬領域就出現內強外弱、近高遠低的格局。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計算,即便是基本面最弱的鋁,今年3月份在國內現貨市場也出現了16.3萬噸的短缺。在這樣的短缺之下,價格上漲成為必然。
除大幅減産和收儲的影響外,內外盤套利資金面臨交割也是讓現貨持續升水的原因。今年以來,上期所各品種的期貨價格全面高於LME,這也就吸引了眾多“買倫敦、拋上海”的套利盤參與交易。而當套利盤面臨在現貨市場交割時,忽然發現現貨市場竟然無貨可供。這也就直接造成了3月份國內現貨市場持續升水,其中銅現貨的升水一度達到2000元,幾百元的升水在現貨鋁方面也成了家常便飯。
鋁價恐報復性下跌
“現在的狀況是,國內鋁企報價,進口鋁貿易商低於該報價成交出貨。”上海有色金屬網分析師蔣寧表示,趁著國內鋁廠供應不足的時機,進口鋁從3月份開始逐步佔領國內市場,而根據他們對上海現貨市場的跟蹤,目前市場上95%的成交由進口鋁完成,國産鋁基本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4月份的第三周國內鋁廠的現貨報價與進口貿易商的報價一度相差500-600元/噸,上周價差出現縮窄,基本在200元/噸左右。國內鋁廠直到現在仍無降價隨行就市的意圖,並企圖控制到貨量,強撐鋁價。而作為進口鋁貿易商來説,也樂於如此。“國産鋁掩護,我們好出貨呀!”一位進口貿易商毫不諱言表示了對國內鋁廠死守高價的歡迎。
“進口不可怕。”對於進口鋁對國産鋁市場的衝擊,文獻軍似乎並不擔心。他表示,國內鋁企的減産從2月份開始就已經停止了,三四月份是開工復産的高峰。文獻軍認為産能的集中釋放將在5月份體現在現貨市場上,屆時國內鋁價將迎來又一輪的報復性下跌,鋁價將重回12000-12500元/噸的成本價,而這樣的價格將貫穿整個2009年。在此過程之中,滬倫兩市的價格差異將被修正,逐漸趨於一致,進口鋁也就失去了涌進中國的動力。
責編:谷立亞